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言数穷⑤,不如守中⑥。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理解:仁是指的仁爱,既然有仁爱就存在偏私,实际这里说的不仁其实应该解释为偏私,所以天地其实没有偏私,刍狗其实是祭祀用的稻草扎的狗,这里其实不是贬低万物,后面的以百姓为刍狗也不是贬低人民,这里刍狗其实是形容就像祭祀行礼的刍狗一般符合规律规则,就像地球对于宇宙而言也是一样,所以正解应该是天地没有偏私,万物在其自然规律当中自然运作,圣人没有偏私,百姓在他的管理当中自然而然生活。这是第一层意思,说的是天地运作的规律不是因为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任何的偏私和情感在内,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而已,这也是老子的唯物主义观点,并不赋予天地人性化的因素,也是对当时传统的一种突破。
天地之间就像风箱一样,虽然中间是空虚的,但是用之不竭,随着鼓动越来越多。这里其实也是在努力的形容“道”的样子,就好像风箱的形态一般。其实道家学说比较推崇虚空,道家一直认为虚空的作用非常大,后面的几个章节就会提到,这里说的风箱其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风箱本身的虚空正是源源不竭可用的来源。
政令繁多会更加迅速导致困惑不通,与其这样还不如守住空虚无为而治。这里说到的是对于治国方面的管理方式应该做到无为。其实这三句的联系就是道的理解,最后说的不过是道的具体应用而已,前面都是采用的比喻方式铺垫说明。
实际应用: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对待人事物要更多的看客观的一面,不要持太多的主观色彩或带有情绪化去处理,也就是对待事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无所谓喜欢不喜欢,首先内心要端正态度,这些事情不会因为自己的主观因素干扰最后的处理结果,这样才是对的态度。
很多的事情要看到另外一面,而不是实际可见的,可能真正能帮助到你的是从另外一个视角看问题,而不是你现在看到的事情本身,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遇到了问题需要处理,难度比较大,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都是眼前的问题本身,却忽视了如何看待问题的态度,如果你认为这是增加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能力的一次机会,那么与之前你处理问题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还有我们买锤子其实真实的目的并不是要锤子,而是要锤子锤出来的那个洞,或者说是要钉子钉进洞里面。我们买车子其实不是真的需要车子,而是需要方便快捷的出行。这些都是将眼前看得见的转化为看不见的另外一种心智模式,简单来说,认知不同其实结果就会改变,就好像这个风箱一样,真正源源不断需要的其实却是看似不存在的涌动的空气,虽然是空虚的,但却是我们需要的,而且用之不竭。
所以最终归结到应用方面来看:自身来说规矩太多容易造成自己的逆反心理,就好像我们青少年的叛逆期一般,所有的叛逆家庭一定都是严厉的家庭,规矩严格且多。俗话说的好: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啰嗦的父母。父母的要求多,那么就容易导致这种叛逆的发生,相反父母和蔼温柔的相对孩子比较独立,有自己的思想。同样在治理团队过程当中不要设置太多的法令条例,这也是对目前我们很多企业领导者管理者的警醒,制定太多的规章制度,看似好像是为了企业严格要求员工,其实同时也伤害了员工的自觉主动,要求制度太多就让员工有被抽鞭子赶着走的感觉,这样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对工作的追求和热情,人做事最大的原动力永远都是发自于自己的内心价值观的驱动,就好像一个人永远都不可能被别人说服一个道理,人其实都是自己说服自己。
所以这一章重复的用比喻阐述了道的性质以及道的样子,最后讲解了道的应用。在中国社会制度很多都是用来违反的,一旦有了制度,就意味着违反制度,凡是倡导什么那就意味着缺乏什么,所以不是说不要有制度,而是应该尽量考虑用少的制度约束,用更加贴近人的本性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