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6年3月17日,20:30-22:30,2小时;
阅读书本:《语言本能》,作者:【美】史蒂芬·平克;浙江人民出版社;P1-P74;
阅读目标:了解为什么《语言本能》获得的赞誉那么多?讲些什么?“语言本能”这样的研究成果能帮助我们什么?
阅读方法:泛读
阅读笔记:
引言,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
本书探讨的是人类语言,不是英语,也不是其他任何一种语言,而是更为基本的问题:我们身上所具有的学习、表达和理解语言的本能。语言是人类大脑组织中一个独特构件。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就能掌握语言这门复杂精专的技能,不用刻意学习,也无需正规教导。
在大自然的“选秀比赛”中,我们不过是拥有一技之长的灵长类动物,可以对呼气时发出的声音进行各种调控,以达到交流信息、描述事件的目的。
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的一种生物属性或一种本能?
第一章,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有语言存在
大脑,是语言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语言的普遍性不等于语言即本能。人类的所有语言都表现出复杂精密的特点。
聋哑人几乎是唯一一类神经正常、但直到成年都未能掌握语言的人,因此,他们在手语学习上所遭遇的困难是一个完美的例证。它表明,成功的语言习得必定发生在童年的某个关键时期。
有证据表明,人类头脑中的确存在语法规则的先天蓝本,而这些证据同样来自婴幼儿的牙牙学语。
第二章,心语
人们很容易高估语言的能力,以为语言决定着我们的思维.实际上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方式,心语,才是思维的语言。
作为一名认知心理学家,我敢于向各位宣布这样一个事实:常识性的看法是正确的(即思维不同语言),而语言决定论虽然流传甚广,却是无稽之谈。
许多从事创作的人都强调,当灵感爆发时,他们的思维不再依靠语言,而是表现为一幅幅“心象”(mental image)。
那些伟大的成就,无不肇始于科学家脑海中的心象。
在那些自称为“视觉思考者”的科学家中,爱因斯坦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一个,他想象着自己骑在光束上回头观看时钟,或者站在垂直下降的电梯里丢下一枚硬币,由此收获了许多创见。
许多实验也证实,视觉思维的工具不是语言,而是一套心理图形系统,它可以对图形进行旋转、缩放、平移、扫描、替换、填充等一系列操作。
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并不是依靠英语、汉语或者阿帕切语进行思考的,而是依靠思维语言。
掌握一门语言,其实就是懂得如何将心语翻译成一串串文字,或者将一串串文字翻译为心语。
我对2050年的预测是
首先,既然人类的精神生活独立于特定语言存在,因此,即便取消了“自由”、“平等”等名词,这些概念依然会出现在人们的头脑之中。
其次,由于头脑中的概念远远多于语言中的词语,而且听者总是会主动地填补说话者未说出的信息,因此,现有的词语将很快获得新的意思,甚至会很快恢复它们的原始含义。
最后,孩子们将并不满足于复制大人的语言输入,他们会创造出一套远胜于它的复杂语法,这将导致新话的克里奥尔化,而这个过程只需一代人就可以完成。
理解:这里应该是针对乔治·奥威尔的关于2050年“新话”预言的反驳。
阅读感想:
《语言本能》,大名如雷贯耳!先是在阅读《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的极力推荐,于是立刻入手了一本,很厚!每次选书时总是飘过,但每一次在网络上看到不同的人在推荐这本书,说作者平克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又对它充满了好奇。今天看了有1/6吧,感觉语言很幽默,解说很细致,但感觉这个内容有点枯燥:),既然那么多的赞誉,希望接下来的阅读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70-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70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