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太冷,我决定带滑板车接娃。
他见了我,扑过来,把头靠在我身上摩挲了一会儿,我感到很暖心,也在他额头亲了下。
我问,我有时候自行车有时候滑板,明天你想我用啥车?
明天两个都不要,就步行。
那太好了呀,我也喜欢。
我和他说,我请你帮我记一件事,明天早上提醒我。
啥事?
我呀,这里不舒服,明天想去医院查一下。你提醒我别吃早饭。
哪里不舒服?
我指给他看,并且告诉他这是胆囊的位置。
他说,哦,记住了。这里我以前也痛过的,一会儿就好了。他安慰我说。
嗯,小朋友一般不会有啥,婆阿年纪大了,容易生病,所以要及时去看,万一有石头啊,发炎啊,要及时治疗。
我听说长石头是憋尿引起的。他说。
哦,那可能是指尿道结石吧?胆囊结石常常是喝水少,不吃早饭,吃得太油等。
我们两就这个话题延展很多,我发现他这么大的孩子,其实完全可以和他用成人之间的语言对话。而且,不应该像我以前,对孩子屏蔽掉生活的油盐酱醋甜酸苦辣而只和他说学习,事实上,那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既使是学霸,也是没有活力没有温度,况且还未必是学霸。
我所以会特意要把这事告诉他,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现在反思,我们常常认为独生子女太自我,不关心他人,可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给了他们机会么?中国的父母,都是习惯于把最好的给孩子而把一切困难、压力、愁苦向孩子屏蔽,那你怎么让他习得分担呢?
我和他说,我年纪大了,害怕生病,特别怕老年痴呆,所以,婆阿坚持每天写文章,学英语…
我知道,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要多运动,要吃新鲜水果还有那个…坚果,补脑子的。
是吗?运动,婆阿也每天走一万步呢!我需要多用脑。来,你来考考我,你昨天上的英语课,学了啥单词?你说一个,看看我能不能听懂。
我想想啊!
他想了很久,我笑话他,昨天教的,还没想起来?坏了,你可是少年痴呆了…我们一起大笑!
他终于说了个单词。
哦,我兴奋地说:bamboo,我知道,竹子。
哈哈…他笑成一团,我说的是,短裤,短裤,英语怎么说!
我也笑了,嗨,还真搞得像呢!短裤,这个单词我可没学过呀,你教我。
shorts。
我学了一下,他给我纠音。
长裤,长裤呢?我考考你。
不知道,没学过,你教我。
pants。
我重复发音,试图记住,可是,真的一会儿就忘一会儿就忘。
你是怎么记的呢?
长裤我就把它和钢笔连在一起想,多了个ts。
怎么拼写?钢笔是pen.长裤是pents而不是pants?
哦,我不确定,读起来一样吧
那,回去仔细看一下,确定了,才不会记错呢!那,那个短裤,你能试着拼吗?
我试试啊,s h o r t s
嗯,sh读啥,or读啥,基本能猜对,蛮好,我给你点个赞,我在他的额头上用大拇指点了下。
这一路走下来,收获满满。
辛航老师、颜玉老师都写过,她们和孩子良好亲密的关系,很多的交流都是利用接送的时间,在步行,在车上,看似漫无目的聊,实质是妈妈有心的,有时是想好了题目而引导的,有时是随机发散的,这样的交流,效果极好,首先是节约时间,别小看这二十分钟,每天保证与孩子二十分钟的有效沟通,你会了解孩子很多很多。其次是气氛和谐,心情愉快,不易对立,发现苗头不佳,可以立即转移注意力。
我也要学习,坚持,唯一需要的,就是用心,每天想好,如何开启一个好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