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翻开手机爬楼,突然看到一段7个版本的《梨花颂》,抱着音乐专业固有的挑毛病的心态,听听看都是谁唱的。这一看,不得了啊,让我泪流满面;这一哭,宣泄了最近十多天的阴郁。之后浑身感到畅快,原来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此。
第一个版本是一个加拿大华裔10岁的小朋友,声音通透,清澈,台风略显拘谨,手在腰前做着不大的动作,同时评委本震惊的表情频频切换,这点我太理解了,现场的效果一定是好于我看视频十倍或百倍。
第二个版本,梅老师的入室弟子李胜素老师,台风大气,端正,典型的专业范没话说,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严丝合缝,仔细的看着李老师的口型和发声位置,发现她并没有大张着嘴,反而逼到头声上,所以没什么评判,自觉地开始跟唱,用位置,用气息。原想着并不难的唱段想唱到她这个程度竟也如此的有难度。
第三段着实被小小惊艳,看到徐帆的名字,我心想肯定一般,演员怎会唱戏,可是又被打脸了,嘴巴张的好大,字正腔圆,而且也都在头腔的位置,着实令我叹服。
第四段和第五段,不算惊艳,但也感觉唱的不错。
第六段,男声女唱,本来也没什么好奇,毕竟见得多了,可是胡文阁老师一出来,一开口,竟是如此的令人舒服,台风就像我们口中经常提到的,谦谦君子,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第七段,合唱和众多的音乐家的表情就已经营造了氛围,梅葆玖大师被两个徒弟扶着站在中间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了,此时的梅大师不管唱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那份淡定、宁静、优雅,唱段俨然已经成为背景音乐,而他的人物形象在此时此刻成为打动人心的不朽存在。
哭了好久好久,艺术家的气质跃然荧屏之上,让我想到我的刘跃老师“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对艺术的执着,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精益求精。
刘跃老师写一首歌可以改60多稿,而现在的快餐经济,一首歌刚出炉未经修饰就拿出来,这就是对艺术、对作品、对人生的态度。
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思。律有数而韵无穷,这个唱段我想会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不会离去吧,我的眼前现在只有梅大师那傲立寒冬的风骨让我不忍直视,尤其是看到的那种谦卑和那份坚定。
在两位弟子的陪伴下,频频向众人示意,向众人感谢,这样的为人处事更是让我用一生来学习的榜样。泪眼婆娑的我更是让我明确了日后所要走的路,坚持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完成刘老师未完成的工作,让世人叹服于经典的文化传承。唤醒内心的那份真善美。
2020.4.19陈怡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