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接触《围城》这本书,只是因为高中老师对它的评价甚高。初读,于一个才上大学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来说,也仅仅是被他我不曾领略过的华丽词藻所吸引。
直到现在,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不对,与其说是读,我更像是完成一次过去时代的旅行。忘记是谁说过:"一定要读《围城》,而且要在你觉得差不多的时候读,如果在太年轻的时候懵懂的读了,你以为你看过了,实际上是永远的错过了,会很可惜。"怕只怕还是我的社会阅历不够,又或是《围城》这其中之精髓实在是妙不可言。
小说中,以主人公的感情生活线为线索,展现了一个旧时代男子的三段感情生活。尤其在和最后一段关系中,主人公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自己。而在前半部分,方鸿渐确是一位知识分子,他渴望成功,极其在意自己的面子,买下了国外不存在大学的证书。正是因为他的这份执着和他生活环境的这个怪圈,形成了所谓的围城。
读过的人,大抵都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是的,这句话太出名了,我在没读之前就已经知晓。一开始的方鸿渐渴望爱情,而后来当他被爱情束缚,他又想着逃脱。就像文中描写他的一句话一样:"心里仿佛黑暗牢里的禁锢者摸索着一根火柴,刚划亮火柴就熄灭了,眼前没看清的一片又滑回黑暗里。"他就像那根火柴。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书中的每个人都是都是对一个人生活各个阶段的写照,有可能这一秒我们是方鸿渐,下一秒是苏文纨,再而又是孙嘉柔……谁又能说的清呢?每个人都有缺点,这本事恰恰是真实的写出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虚荣, 自私。
人生处处是围城,不单单爱情,在方鸿渐的故事中,他的生活 ,婚姻,事业,都一次次陷入围城,他屡次想要逃出,却终已失败告终。 在我看来,他不仅仅是被现实围困,更可怕的是他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在自筑的围城里不愿意出来。谁又能叫醒一个在假装装睡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