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生背景
1.我很忙。过去的一年,由于自身和学校的原因,总的来说,个人处于比较忙的状态。每周有15节课,每周中有两天需要在中心校和村校两个学校来回跑;学校老龄化严重,35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3人,因此年轻教师承担了很多行政工作,我主要负责的是学校公众号运营和部分德育工作;作为一名新教师,每天备课需要查阅很多资料,每天的备课时间需要2小时;同时我与校长有各约定,他帮助我专业成长,我可以帮助她承担部分自己的、我能做的工作。因为以上原因,自己相对较忙。
2.我很懒。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师可做可不做的,例如早读、课前三分钟、清理作业、监督改错。这部分工作学生本身可以承担的。
3.学生成绩差,缺口大。我班学生三年换了三个老师,一年级是一个实习生教的,学生在拼音板块存在很大问题;二年级是一个教导主任教的,据他人介绍,教导主任忙于进程考试和行政任务,对学生成绩管教较少,因此学生识字量很少,识字方法欠缺。因此教三年级语文的我,面对的是一个有一半同学不会拼音、写话只能写两行、识字量很少的班级,学生的成绩较差,基础知识严重不足,需要补的内容很多,但学校不允许占课、不允许留校,时间有限,我需要优生的帮助,因此一起为差生补知识空白。
二、班级小助手设立情况。
在以上背景的推动下,我设立了班级小助手,让他们帮助我处理班级内自己能处理的事情,主要设置了一下岗位:
课文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和清理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其他临时性事件。学生会每天统计班级学生的完成情况(多少人完成,多少人那些部分没做,多少人完成作业不认真),并用便利贴写好,随着班级作业一起提交给我。
早读委员:负责早自习铃声响起之后组织并监督同学们早读,以及课前三分钟带读。
语文小组长:负责初步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和背诵、改错监督。
试卷辅助员:负责在老师没空时,帮助老师讲解试卷(一般只讲基础题)
作业讲解员:负责讲解作业(一般为练习册)
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借阅管理和阅读监督(中午的阅读时间,监督同学们读书。)
三、如何运行。
1.开学初公开竞选。开学初,随着班委竞选一起,在班会课上,把这些岗位拿出来,跟同学们讲清楚每个岗位对应的职责,让同学们进行公开竞选。
2.定期做思想工作,让学生想做乐做。或许是学生群体不同,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不太想当班委,因为在他们看来,班委就是干事情的,而干事情就一定是麻烦的、不好的。语文小助手这些职位,学生也存在同样的心理,因此我会时常跟学生做思想工作,通过引经据典、举例子、讲道理,让他们具备“做事情就是锻炼,锻炼就有成长;多做比少做好、少做比不做好”的意识。最初的例子以邓老师大学几年的生活、名人的经历讲起,后来以班级干部的成长之处去提醒。例如“朱紫嫣在当了语文科代表之后,与老师的沟通更有效了,例如老师让她去办公室拿东西,她一定会把各种细节问详细,进而再行动,而不是根本不了解情况,就直奔向办公室,这就是做这些事情得到的成长”。时不时的思想引领,会让学生意识到所有的工作都是成长的一部分。进而更加珍惜、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岗位职责。
3.给小助手培训。小助手的培训主要分为两轮——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在集中培训环节,我会把所有岗位人员召集在一起,进行共性问题的培训,需要强调的内容主要如下:
(1)态度问题:干部是为同学们服务的,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要将态度放温和。(2)沟通方法:每一项工作,都会遇到配合和不配合的同学,当面临不配合的同学时,先好言劝说,其次再报告老师。
(3)工作具体:将责任再一次细化,同学们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写在语文书的第一页。语文课代表:1.每天来学校后,向组长收取每组的作业,将作业完成情况写在一张便利贴上;2.中午来办公室抱作业,并发给同学们;3.其他时间,下课后可以来办公室问问老师,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没事时可以来,中午必须来一次);4.下午第一节下课后来办公室拿家庭作业,抄在黑板专门的地方。
早读委员:1.早读铃声响起后,开始走上讲台,根据口号让同学们安静下来,做好早读准备;2.开领大家朗读,早读的主要内容为“该课课文三遍+本单元生字词语两遍+本单元需要背诵的内容带领着读一遍背一遍+自由朗读(只要在大声朗读即可,具体内容可以不做要求,)”;3.自由朗读期间,早读委员巡视,对于不遵守记录的同学,第一次提醒,第二次在黑板上记名字(等待老师处理)。
语文小组长:1.早上来了之后检查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并反馈给课代表;2.可以把时间放在需要重点检查的对象身上;3.每次背书,其他同学在组长处背,组长在老师那儿背;4.小组成长的改错,给组长检查。
试卷辅助员:1.每次试卷发下来后,首先把自己的试卷改正至全对;2.找老师核对讲解题目(我只会让简单的题给学生讲);3.自己思考如何讲,在试卷上做好步骤(前期是老师写好步骤,学生去实行,后期是学生自己设计),基本的讲解模式为“勾画题目关键词——选择一项一项看/填空题仔细读材料——讲解,对答案——齐读——练习(只针对部分题目,比如句型转换,修辞手法,修改病句等)”;4.老师单独指导,看看学生这么讲可不可以;5.反馈自己在讲解试卷中遇到的问题。作业讲解员:步骤与试卷讲解差不多,只是最开始多一个步骤:对答案,全队的去会议室看书,其他人留下来讲。
图书管理员:1.负责同学们借书还书登记;2.在老师宣布了看书的时间,去讲台上看书,并时不时监督、提醒同学。3.自己要多看书,做出榜样。以上为集中培训,单个的培训也常有,往往在具体事情发生之后,有人反馈时、亦或者老师临时想到的,再把学生叫过来单个讲解这份工作如何做。
4.观察指导——他在做,我在看。做出培训之后的至少两周,我会一边让学生做,一遍在教室里观察他们的表现,及时的发现问题、给出建议。
5.放手并倾听。当把学生培养得差不多时,我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但是每两周会开一次会,以了解同学们在“工作”遇到的问题。
四、阶段性情况汇报
实行这样的学生协助一年多一点,在过去的一年(学生三年级)中,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最初的想法是让学生帮助我做一部分事情,让所有的语文时间都物尽其用,进而没有浪费。从这一点上来说,确实是实现了的,在我开各种会的时候,我只需要给相关的同学布置好任务,学生们会自己开展学习。
从语文成绩上来说,学生的变化不是特别大,平均分只有轻微的上升。因为同学们能做的就是基础知识,比如好的同学会给差的同学补拼音,监督他们背书。大部分同学的拼音掌握情况有提升,但拼音不等于考试分数;只有监督的背诵上,每个同学都落实了,所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一部分的得分往往是全的。
这种形式对于学生的成长锻炼是最明显的。要能胜任工作,各个岗位上的同学一开始就是成绩较好的,但这些成绩较好的农村孩子,其他方面的锻炼缺很少,一年的小助手经历,还是有一些成长。
一是充当老师去给其他人讲题的逻辑思维。小助手由学习者转化为教学者,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加全面,对于学习的方法也知晓得更多,比如一开始他们只知道老师让他们多读,但自己当了小老师,他就更加懂得读对于记忆的重要性,因此自己在背诵的时候,就更有方法。
二是敢于在台上讲话的自然大方。印象最深刻的是李静怡同学,她成绩好,乖巧可爱,从不惹是生非,但之前最大的问题是“一切都好,但上不了台面,成不了领导”: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虽然成绩好,但不自信,没有气场。半年的作业讲解员经历,她在成绩更好的基础上,还变得自然大方起来,号召同学、将作业时很有领导范。
三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孩子们一开始在进行作业讲解的时候,只考虑自己讲清楚,从不考虑别人是否听清楚,时间长了,有同学们的反馈、自己的反思、老师的指导,他们会理解成绩差的同学,因此写答案时等等他、不会时教教他。
对于其他同学,中间那一部分或许没有太大感受,但成绩差的一部分会受到帮助,一对一的监督(改错、背书)比老师落实得更到位。配上我的思想引导,其他人也更容易找到榜样。例如A也想当作业讲解员,但他成绩不好,很多知识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当不了,他会在这种时候找到努力学习的理由。这是我最惊喜的一点,部分学生竟然在这里找到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反而不是老师家长平时强调的那些理由(挑战自我、考好成绩、本质工作、上好大学……)
这种小助手的模式偶尔也会有一定弊端——偶尔容易引发同学间矛盾。语文小组长、早读委员、课代表往往需要监督其他同学,成绩差的一部分总是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偶尔也会有威胁、强迫(“再不读我就给邓老师说”),这样的情况时常有矛盾发生。这本身需要老师时常引导,但由于班级情况特殊,我班几个特别不好管的同学,有些飞扬跋扈、不服管教,组长往往也拿他们没办法,因此我在想如果没有这些小助手的监督,他们之间是没有矛盾的,但因为有了这个,他们总会有矛盾,这是做得不完美的地方。也算是这样做的一个坏处吧。
五、一些小建议
1.尽可能的少给物质奖励,但要给足小助手的荣誉感和思想引导。老师要定时的与所有小助手沟通,排除他们心中的烦恼、委屈;要时常教育他们行动就是成长。
2.每两周开一次会,了解最新动向;听取小助手们的抱怨,及时安慰和鼓劲。
3.切忌已经培养了学生,对一切动作就不再过问(当老师都忘记时,学生也会忘记,规则就不再是规则了)
总的来说,老师培养这样的小助手在一开始是麻烦的,这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但忙过了最初一阵,后面就能节约很多时间,既锻炼了学生,也解放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