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乡村的孩子能上好学,教育部决定启动实施首席教师岗位计划。
这几年,乡村教育也是让教育部操碎了心。
“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
所以说,后果很严重的。
各部门都得积极起来!
乡村教育到底缺什么?
2019年3月,广西公开2019年度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无人报考岗位,即便部分地区降低条件,放宽学历要求、不设专业限制,乡村教师岗位仍然大量空缺,无人报考岗位上千。
我没有去考察“部分地区”到底是哪些地区,
我也没有仔细思考过那些地方为什么没人愿意去。
我想“乡村”两个字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乡村环境不好,交通不便,隐性待遇差
连农村人都瞧不起你乡村教师,更别说城里人
拿我所在的县来说,经济尚可,
工资反正是没耽误过,该涨的涨,该发的发。
可是每年教师招聘中,乡村教师往往都要经过“核减”这一程序。
即使是考进来了,每年也要流失不少。
这就像小时候常做的数学题:
有一个水池,一个水龙头2小时能放满水,一个放水口3小时能放完水。问,两个同时打开,多长时间能放满水?
乡村教育缺优秀教师,更缺愿意扎根乡村的普通教师
他们虽然不那么优秀,但他们愿意留下来。
现在的乡村学校,没有足够的教师来上课。
很多学科基本处于荒废状态。
孩子们没有正规的音乐、美术、体育课,
没有这些课程的补充,孩子们的学习没有色彩;
我们乡村学校上实验课,仪器都凑不全,
上电脑课,没有几台电脑能打开,
上体育课,操场不合格……
“首席教师”会不会和绩效一样?
01
绩效工资本意是好的,
可实施多年,慢慢地变成权(公)力(平)游(竞)戏(争),
虽说每年都有什么考核方案,但是可操作性太大了。
你见过哪个老板决定事情还要找小兵商量的?
所以,工资条都不给你了。
你连自己为什么发这些工资都不能清楚地知道。
02
文件中明确了“不含乡、镇中心校正职校领导”
这一点算是给其他教师排除了一大障碍;
“副高级职称以上”,这个嘛
虽说不多,一个乡镇也有几位。
有归有
仅有的副高,我也没见过谁指导年轻教师
拿到职称,涨了工资,逍遥快乐,享受生活。
03
再说,
乡村学校本就不大,而且交通不便,
"专任教师在100人以下的乡镇或学区,分别在中学和小学设立1个首席教师岗位"
不说课务、作业、考试
老师的各种网络培训,线下研修,文件学习,小结总结的已经不少,
再车马劳顿地去参加个活动,
靠这个“首席教师”能调动数十个普通老师吗?
04
所谓“山高皇帝远”,乡村里的事情,上面的人还真不一定知道。
轮岗支教,口号意义大于实际的效果
绩效工资,沦为领导威胁小兵的工具
延时放学,已经演变成为变相的补课
首席教师?
但愿能成为解决乡村教育难题的绝招
因为,我希望:
我们乡村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