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比较欣赏“学而不固,过则勿惮改”这两句话,多学坚持学,保持思想不断吸收新鲜知识,使自己不至于思路闭塞;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都是非常好的经验之谈。
君子不重则不威,这句话有点犯了经验主义的错。君子重则增威而已,否则和颜悦色的君子,平常以待的君子,没有权高位重没有一脸庄重,就没有威严威信了吗?
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很有意思,解释为“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刚好看了最近一期的奇葩说,辩题为交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不同道的人,也可以惺惺相惜,这是我的观点。原文不论解释为不和比自己差的人交友还是不和自己同道的人交友,事实上以政见为例,政见不和,但私交甚笃者众矣。
主忠信,现代解释适合运用于职业道德。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译文二】
夫子曾经说过:“君子,不位高权重就没有威信;学过的东西则不牢固;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