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励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
1.
人们常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无论是谁,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不多一分,也不少一秒。即便懂得了这个道理,还是会有这样的错觉:小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过的很慢,长大就像是无法企及的天花板;长大后,又总是抱怨时间过的太快,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日子一天天的飞过抓都抓不住。
时间在匀速地走动着,亘古不变,说到底一直在变的是自己的心境罢了。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习惯了所处的环境就会害怕做出改变。殊不知,有时候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你将收获一片海阔天空。
2.
2017年的年初,刚过完年回来上班,公司就送了一个“新年礼物”——我所在的团队要解散到其他团队中去。2016年的一整年,公司实现成本控制战略,我们团队的业务就是在不断的转移到印度,团队解散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事,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好在是年后,还是让大家安心过了个年。
团队的解散,意味着成员会被分配到同一个部门其他团队。而我,在这个部门已经呆了五年之久,兜兜装转已经换了不少的团队,对大部分团队的业务已经熟悉。如果等着分配,意味着我可以利用现有的能力继续给新团队服务,并没有什么挑战性。
于是,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我要换部门去尝试新技能,挖掘新能力。所幸,当时的老板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不但没有加以阻拦,还给了我一些鼓励和换岗建议。在公司热招的岗位中,寻寻觅觅了数日,终于锁定了中意的岗位并顺利通过三轮面试。就这样,从熟悉的业务部门转到了完全陌生的领域。
在新的部门,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了解新同事,学习新技能,接触新项目。丢弃了积累的五年的经验,在这里,我就是“小白”,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做出换岗的决定是否正确。幸运的是,有一群可爱的同事会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耐心的讲解,在无望的时候总是给予鼓励与肯定。下了班,为了让自己尽快的上手新工作,专门买了相关的书籍开始充电。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一年,我在新部门的第一个项目顺利完成。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对自己主动做出变化的一种肯定。
3.
昨天看了《后来的我们》电影预告片,被男女主角的恋爱故事感动,唯美又真切。想看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理由是它是刘若英导演的处女作。这样一个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唱的歌,拍的电影都在吸引着我。
最早知道刘若英是因为她的那首《后来》,配上奶茶特有的声音,这首歌被演绎的淋漓尽致。除了歌手和新晋导演,刘若英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她与陈升的感情。
刘若英出生在台北的一个富有家庭,高中毕业后赴美国学习声乐和钢琴演奏,并取得古典音乐学士学位。
后来,有人介绍她认识滚石乐队的歌手兼音乐制作人 陈升。陈升初见就认定刘若英是前途无量的歌手并邀请她到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出人意料的是,在担任助理期间,刘若英被陈升的才华吸引,竟然悄悄地爱上了他。
然而,这份爱恋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完美的结局。因为那时的陈升已经是有家室的人。这一年,刘若英二十一岁,陈升三十一岁。
在爱情上不能给出承诺,陈升在事业上给了刘若英最大的支持,成了她的“师父”。他为刘若英创作了许多经典歌曲。1996年,为了不让自己的平台限制刘若英的发展,更是主动终止了和刘若英的合同。这一改变,促使了刘若英与光良的合作,唱片大获成功。
虽然离开了工作室,但是刘若英对陈升的感情丝毫没变。在2005的《桃色蛋白质》节目中,刘若英和陈升被应邀参加。师徒俩多年没见,刘若英一开场就近于奔溃。整个节目,她都无法控制住自己,一直在流泪。
刘若英把对陈升的这份感情藏在心底太久,一藏就是二十年,单身了小半辈子。直达2011年8月,四十一岁的刘若英终于传来了婚讯,嫁给了圈外人士钟小江。刘若英在感情上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机会,于她于陈升都是一种解脱。
婚后的刘若英育有一子,生活低调而幸福。不仅出了热卖新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还当起了导演执导《后来的我们》。将近五十岁的女人生活依然充实精彩。
4.
人们总是习惯于接触自己熟悉的事物,穿自己风格的衣服,看一个类型的书籍。却不曾发现换一个风格的穿衣可以让人耳目一新,广泛领域的书籍可以使人全面发展。
对于新事物新环境,人的内心反而是抵制的。美其名约,追求安稳。其实,是惰性思想和害怕承担风险罢了。
有些人,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却迟迟不肯付诸于行动。聊天的时候总能听到身边有人抱怨自己现在的工作,现在的生活状态。他们对自己的现状分析的头头是道,也对怎么样去做改善有很好的见解。唯一没有开展的就是真正的去改变。要知道,说的再好,想的再多,不行动就等于零。
于丹曾经说过,“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不要再对之前的自己恋恋不舍,做出改变,付诸行动,你将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我是米励,如果喜欢,请点亮❤️,你们的喜欢与关注是我更文的最大动力,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