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唐诗坛最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深得白居易喜爱,白居易甚至说希望死后能投胎做他的儿子;
他和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和诗仙李白、诗鬼李贺并称“三李”;
他就是晚唐诗坛双子星之一的李商隐。
说到李商隐,很多人可能对他印象最深的诗句是一些朦胧爱情诗,像今天用来讴歌老师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有《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
为什么说这些是朦胧爱情诗呢,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相当美,拿上面两句举例,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是你看懂了吗?你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吗?没有,你只是觉得他写得美,但并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甚至不能确定是不是爱情诗,很朦胧,很美,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所以我们姑且说他是朦胧爱情诗。
但李商隐的爱情诗不光是这样朦胧隐晦的,还有一些很直白也很美的诗,例如今天我们读到的这首《端居》,全诗28字,翻译过来就是:我想你了。
《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牛李党争”,而且他一生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郁郁不得志,最终含恨而终。所以他的仕途也是很坎坷的,一生都郁郁不得志,大部分时间客居在外,漂泊他乡。
这首诗从题目就可以看出,端居就是闲居的意思,什么人才会闲居,没有事情干的人才会闲居,陶渊明会闲居,是因为他厌倦了官场的名利争斗。我们知道李商隐是积极出仕的,所以他不想闲居但是却不得不闲居。而人一旦空闲下来,最想的是什么?是家人,是妻儿。所以这个整首诗就是李商隐写给远方妻子的情书。
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人的信对于客居异乡漂泊在外的人来说是一种生活的助力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但是诗人说“远书归梦两悠悠”,就是远方妻子的书信没有收到,不仅如此,还有归梦也落空了,什么是归梦?就是在睡梦里回到家乡。这种思念真的是很煎熬。这还不算,诗人前面不是说归梦落空了吗?说明他要么失眠了要么就是梦醒了。所以他接着说我醒来一看啊,只有空荡荡的床对着寂寥凄寒的秋夜。不由得加剧了内心的孤寂凄凉,也更深切表达了对家人妻子的思念。
后两句诗人从屋内转到屋外的景物,“阶下青苔”表明诗人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才会长满了青苔,更凸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在中国诗歌里面有一些特有的景象,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秋天更容易激发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
“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句将全诗的愁推向一个高潮,也推向一个具象化,雨中和月中一般来说不会是一个夜晚的景象,那么今夜难眠外面是细雨蒙蒙还是月色朦胧呢?不知道。这样就将现实的景象和记忆结合到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朝一夕。不管是晴朗的夜晚,还是阴雨的夜晚,诗人眼中的景物都是一样的愁,这是因为诗人内心本就是愁的,正所谓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同时联系开头的“远书”、“归梦”,那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遥遥相对,经历着共同的风雨忧愁,不正是诗人和远方的妻子天涯相隔彼此思念的象征吗?不管是风雨之夕,还是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都难以排遣,这溢出屏幕的相思之情不禁教人心生怜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李商隐的爱情诗确实写得很好,其中有《无题》、《锦瑟》等很隐晦难理解但是很美的诗,也有像《端居》、《夜雨寄北》等很直白很好理解也很美的诗。
李商隐这首28字的“我想你了”,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