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简介)
最后一部依然精彩万分。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已给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
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一个二流角色。但是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
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
这一部作者依然用诙谐的笔调,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002(摘抄)
懂得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懂得克制暴力的人,才是强大的。
很多时候,愤怒者往往是弱者。
顺便说一句,在明代,奴才是朝廷大多数太监的专用蔑呼,而在清代,奴才是朝廷大多数人的尊称。(关系不好还不能叫,只能称臣,所谓做奴才而不得)
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要点,就是所有的历史事件,都要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来考虑。
别看今天闹得欢,当心将来拉清单。
自然界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有了永恒的规律,春天生长,动态凋谢,周而复始。人世间也一样,从它的起始到它的灭亡,规则恒久不变,是为天道。
温和文明的皇太极,是一个比野蛮挥刀的努尔哈赤更为可怕的敌人。
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无需暴力,无需杀戮,因为温和,才是最高层次的暴力。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他自己的地盘上干掉他。
共患难者,不可共安乐,世上的事情,大致都是如此。
在这世上,只要是人,都复杂,不复杂的,都不是人。
003
成大器者的唯一要诀,是能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原先我不信,后来我信了,相当靠谱。
老把别人当白痴的人,自己才是白痴。
自古以来,所谓集体负责,就是不负责,所以批评集体,就是不批评。
山峰的顶点,再迈一步,就是悬崖。
无论是铁哥们,还是钛哥们,在利益面前,都是一脚蹬。
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么一两件事,应该不妥协,至少一两件,因为不妥协,坚持虽然不现实,很没好处,却是正确的。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至少有一点儿。
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它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流泪、落寞、追悔,它都无法改变。它不是观点,也不是议题,它是事实,既成事实,拉到医院急救都没办法的事实。
004
历史证明,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同志瞧不起的人,敌人也瞧不起。
河南大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吃人的惨象真的真实的发生过。
什么东西,都有使用年限,比如大米,比如王朝,比如帝国,不同的是,大米的年限看得见,王朝的年限看不见。看不见,却依然存在。
对于崇祯皇帝,关于他的自杀,说明现实是残酷的,而今这个世界,要活下去,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
所有的王朝,它的开始,正如它的结束,所以才有了这句结束语,这句话在朱元璋反抗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时曾经说过——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006(后记)
关于这本书,关于明朝历史,我一共写了八篇文章,原本是第一部写一篇,最后一部写一篇,后来有评论说,他看不进去书,但是愿意读我总结出来的,我摘抄出来的话,因此有了后来的每一部的摘抄和思考。可能这几篇摘抄更多一些,思考少一些,但是每一句我抄下来的话都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话。喜欢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与古人对话,每看一本书,反复在与作者对话,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种感觉真好。
而当年明月在后记中也说过,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始终改不掉。
所以每次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遇到一些看不惯的事,我都会在想,历史上也是如此。对了这几部中没有写到一个重要的人物——文天祥。我们来看看他的遗书吧——孔曰成仁,孟曰起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的经历告诉我们:道义是不会被征服的。
第二篇中我曾经写过,特别佩服当年明月二十几岁的年龄会有这么多的人生感悟,这也是读书给他带来的吧,现在的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小学生一样,去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考,新的技术,也会愿意更多的了解人性,从人性的复杂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睁大自己的眼睛,擦亮自己的双眼,明辨是非,在对一个人不够了解时,宁愿先把他想成坏人,这也是我教儿子的方法。
我们虽然不可能做到以史为鉴,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学到一些东西,这也是我愿意多去读书,多去记录的原因。
何苦身在帝王家,帝王将相,明争暗斗,争权夺利,没有骨肉亲情,没有兄弟情分,只有权力的争夺,利益的瓜分,儿子不能相信,老婆不能相信,兄弟不能相信,真是孤家寡人,读过这么多历史后,你还会相信那些穿越剧,那些戏说剧中的嬉笑怒骂的人物吗?
真相总是残酷的,历史总是相似的,现实依然很残酷,活着不易,且过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