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渝夫·天津河东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
【桐言无忌】
谁不向往诗和远方的生活?谁不憧憬铺满鲜花的道路?谁不期翼着美好的未来?每个人都期许⼀场花开的绚烂,静赏⼀处花落的淡然。但是现实总是比理想残酷,让你充满臆想的世界变得支离破碎。其实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只是有人选择鱼死网破,有人选择忍辱负重,有人选择放手解脱,有人选戮力前行……
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格局大、眼界远的人,正所谓欲成大树、莫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苍蝇,只要你锁定目标,勇往直前,定能突破自己,有所成就。愿我们善良⽽坚强,温柔且独⽴,不要轻易向现实的⽣活低头,大踏步的向前迈进吧!

(七一五)大局为重
今天下午,已确定转业的干部们陆续启程返乡联系工作单位去了。尽管也有不少牢骚,但他们表现的最明显的还是一名军人应有的品质:服从命令,大局为重。再多的困难,再多的想法,最终的选择还是一个字,走,必走无疑。
唯一让领导头疼的是三连排长王艳玲,他声称自己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过敏性紫癜,整个身体已支撑不住,家里举债数万元。这种病只要复发一种,不及时治疗,只能是死路一条。他说:“如果让我转业回家,如果找不到公费治疗单位,我只能是死路一条。”他还说,自己已活不了几年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将父母养老归终,言语中透露着对生命的绝望。
人活着总有太多的磨难。像王艳玲,他的确非常不幸,他自己也清楚,凭他的一身重病,他完全够病退的条件。领导找他谈,他说得最多的是对生的渴望。有一次,我正好在场,在他并不动情的诉说中,我却被强烈地震撼了:生命对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大局当前,我自然无需妄加评论。我只希望我的战友们都能心想事成,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身体,一旦生病,什么都没意思了。(2000年1月22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

(七一六)远方
大凡思维正常,人总是有无边无际的幻想,金钱、爱情,还有远方那或许并不存在的景致。
虽已十分拥挤,但这个世界上依然有那么多据说是人类文化遗产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的风景名胜区,而它们无一例外地都离我们现在的居所那么遥远,远得遥不可及,远得动人心弦,远得不容游览,多半会成为终生遗憾。而对于身边原本不错的景致,却往往熟视无睹,拥有的只是没完没了的抱怨,满目沧桑、满眼悲凉,这不如意、那不尽兴,似乎这就是人间地狱。
两种心境,道出的却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洒脱与拘谨,乐观与悲愤。诚然,这也并非完全替代人们的生活态度。我想,人们之所以认为远方的风景无限美好,是源于对生活的无限渴望。现实生活总是不尽人意,有许多让我们不能如意的地方,工作压力、家庭烦恼、人生际遇、挫折失败,所有这些,都会导致人们对远方景致生出无端的感慨。这与其说是人类向现实妥协,倒不如说是人类的精明之处。
人生苦短,何苦为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烦恼而耿耿于怀呢?想开点,往好处想,不就心想事成了?(2000年1月23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

(七一七)紧张
听说是工作需要,刚从总值班室回来的我,又受领了又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暂住俱乐部,负责当司号员,指挥全团人员的吃睡和工作。如今这时代,当然不用再鼓着腮帮子使劲猛吹铜号了,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放那张老唱片,把磁性唱针拨弄到适合它的位置,就发出诸如“起床,出操,开饭,上课,熄灯”之类的不同信号。尽管并不复杂,我都免不了紧张万分,毕竟,大姑娘第一次上花轿,至少有些不自在,何况我从小就不是个手脚利落之人。
还有一个问题是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就是担心睡过了头,不知道怎么去交差,放号不准时,那可要挨骂的,听说艾国政委经常为这事儿批评我的前任李长松。人家是专门人才,我是门外汉,说不准哪天就一下子睡过去了,果真那样,我就只好等着挨剐了。脸皮厚点?
今天是团里的党委扩大最后一天,会议一结束,就有不少人张罗着打道回府过春节去了。尽管我早就决定春节不回家,可一到这种时候,心情也不太好受。部队再好,也没有家里那种温馨的感觉。父母年老多病,在家可谓受尽折磨,逢年过节,他们最期盼的也许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人老了,舐犊之情更加强烈。而对我的执意不归,不知双亲大人作何感想?
但愿他们天天平安!(2000年1月24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