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渝夫·天津河东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
【桐言无忌】
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只是有的人选择歇斯底里,有的人选择沉默不语,有人选择放手解脱,有人选择拥抱明天。23年前的渝夫,还是一个血气方刚、自强自立的军中男子汉,他把自己的流金岁月用文字嵌入到五笔字型里,映照出当年的点滴情愫。愤懑也好,莽撞也罢,都是年轻气盛的真实写照。在那种环境之下,当时二十几岁的他就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自己吞下慢慢消释,也不失为一枚睿智的“军棋”了!
诗和远方,需要用自由和时间去换取,耐得住寂寞才能得到繁华!

(五六二)苦海有边
副政委交代,要李永生干事拿出计划,说是要组织吴某某学习条令条例,时间为一周。看样子,老吴同志又要体验什么是苦海无边了。
贴身陪护这些日子,看似轻松,但实际很别扭,一边要安心站岗执勤,一边要忙机关业务,两头忙碌,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还在副政委那里落了个撒谎的名声,都是为了工作,你说冤不冤?
今天中午,副政委竟然声称我又想瞅空溜掉,说是见他来了才罢休。我的乖乖,领导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有必要有胆量跟他老人家捉迷藏吗?我就对躲猫猫那么感兴趣?所谓一叶遮目,想必领导也有嗜好?
刚到教导队执行陪护任务头两天,也忙里偷闲地写了几篇新闻稿,之后利用不执勤的空档溜回机关,打印,盖章,然后寄出去。说真的,干这些“地下工作”的时候并没被副政委发现,算是侥幸过关。可后来,政治处领导让我抽空回机关处理业务,多次被副政委撞见,于是他大发雷霆,于是就有了再看见回去就收拾我云云。
自然,我很没面子,干的是革命工作,受的却是窝囊之气,我图什么?领导们要么只管安排工作,要么只管借题发泄不满,从不顾及小人物的无奈与愤怒。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小人物在忍无可忍时与你顶撞起来,尊敬的领导,您该如何收场?除了给小人物穿小鞋,还有别的高招吗?
但愿我的领导们能从善如流,多多理解部属们的不易。(1999年8月16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

(五六三)短暂休整
同在宣传股的李永生干事问我这几天写没写新闻稿,我坦然相告:没写。不是没时间,而是不敢。干革命工作总挨批评,写完了又不敢回机关打印,写又何用?
似乎有些发牢骚的意味哩。
其实并非如此。我这个人,算是优点吧,敢于面对现实,让脱离工作安心站岗,咱就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除了看管任务,其它啥都不想啥也不干。事实证明,人不能活得太累,有机会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何乐而不为?什么新闻报道,什么上稿率,这都是领导关心的,对我这个小干事来说,最多只能算是本职工作。就算干出了优异成绩,至多算是本职工作完成较好继续努力云云,要不来个三等功,除此之外,别指望有其它什么收获。
诚然,军人不能只为荣誉而活着,还得为生存着想。既然领导安排我来站岗执勤,其它啥也不让干,咱就认认真真履行职责,其余时间安安稳稳地呆着,倦了玩扑克,烦了看小说,困了睡大觉,反正坚决不回机关,不惹领导生气。如此这般,看谁还能牛皮哄哄地对我大喊大叫?
就算是一次休整机会,让被名利和欲望熏得晕头转向的脑袋清醒一些。不问成功也不问过程,清醒地放松一段时间,可好?
有时候,内疚并不是一种美德,勤奋也并非唯一的生存方式。(1999年8月17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

(五六四)如此装修
招待所、卫生队所在的那栋楼可变了大样,里外大装修,木质门窗被铝合金替换,其它设施也大换特换。外墙进行了重新粉刷,红白相间,煞是好看。有人戏称,这是团里的“教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仔细一瞅,倒有几份神似。如果雪白的屋顶换成哥德式风格,真就神乎其神了。
装修后的招待所的确漂亮,室内装潢更是富丽堂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百米开外的军官公寓则显得有些破旧和落寞。前者是装修,后者是新建,但新建的明显如翻新的气派。无论远观还是近看,以灰色为主基调的军官公寓都像是鸽笼,只不过个头或规模大一点罢了。
于是联想:这究竟说明什么问题?
招待所,顾名思义,是接待上级首长或其他客人的地方或场所。这种地方,收拾利索点自然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如此大张旗鼓地装修,是不是有些远离主题了?基层建设需要钱,科技练兵需要钱,解决军官住房难需要钱,这些花钱的地方都有其经费来源,而修缮招待所据说连立项的机会都没有,装修经费只能是左挤右占。
如果站在领导的角度,装修招待所显然是当务之急,或者叫头等大事。招待无小事,麻烦点没关系,马虎应付可不行,要不相关领导就有可能“原地踏步”或“五向后转”。如若这般,你说冤不冤?(1999年8月18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

(五六五)为了谁?
“98抗洪”的壮美篇章中,曾流行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歌名就叫《为了谁》,其旋律之美,的确让人回味不已。一首好歌,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也可以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为了谁?这应该是每个人都曾问过的问题。
当我们长大成人并懂得忧伤的时候,便开始暗自询问:上学为了什么?活着为了谁?当我们考场失利,当我们感情受挫,当我们事业受损,每每这种时候,耳边就会响起一个声音:这般辛苦,我为了谁?
不管我们有多自私,都得承认,我们并非只为自己活,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需求而成全他人的心愿。这些人,有亲人,有父母,有妻儿,还有关心你爱护你的人。
职高毕业后,我曾一意孤行地要当养殖专业户,也的确轰轰烈烈干了好一阵子,可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初见成效的事业,只身来到军营,开始人生十字路口的又一次抉择和拼搏。说句心里话,除了从小向往军营之外,更多的是想考上军校,跳出农门,给父母一个安慰。从小到大,父母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总之,我们不能太自私,要为爱我和我爱的人努力奋斗。(1999年8月19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