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作这个念头一直在头脑中存在了很久,今天才有空动笔写一写,只是那句“我没有时间”的借口给搪塞了,不过越来越发现时间是我们的朋友,其实她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看你会不会发现她而已。
最近过的很浑浑噩噩,每天都很忙,但是却没有那种充实感和成就感,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活在当下,于是开始认认真真思考自己的生活。
因为朋友的推荐看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人生清单》,感觉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淤积,有物品淤积、信息淤积、情绪淤积、身体淤积等等,这么多的淤积累积在一起消耗着自己的能力,磨灭了自己的意志,我恍然大悟,所以开始跟自己做断舍离。
首先是跟物品的断舍离,扔掉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以前舍不得的东西,真正的以自我为中心,选择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每个星期安排出整理的时间,把以前自以为很重要的东西,衣服、书籍之类的通通打包扔掉,内心真的有种释然的感觉。保持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状态,这样的每一天才会变得美好。
人际关系的断舍离。在生活中,总有和自己合得来合不来的人,仔细审视一下,就会觉得要多和让自己心情舒畅的人在一起,少和“让人不愉快的人”打交道,以前总是希望所有人都能认可自己,希望对方不厌恶自己,跟所有的人都同等对待,可是发现这样很累,为什么不遵循自己的内心,切断人际关系的羁绊,活出自我呢?
信息的断舍离。现在的信息传播方式太多,社交平台也很广,每天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还是觉得空虚、寂寞,甚至有些自卑。觉得网络上很多人都拼命努力,每天发着心灵鸡汤鞭笞自己,然后就会发现自己特别的沮丧,大家都那么努力,自己发点牢骚的情绪都有点不应该。有时候明明想静下心来干点事,可是翻翻微博、看看有趣的公众号时间就没了。所以给自己一个娱乐时间,专门刷微博、微信,剩下的时间就好好利用,去做有意义的事。
“对后悔情绪”的断舍离。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特别是遇到选择的时候尤其如此,现在发现其实是自己害怕承担,太会后悔。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会后悔。要是往右走,就会后悔没往左走,要是扔掉了物品就会后悔不该扔掉,要是没有扔掉又会后悔。如果我们的关注点不集中在眼前的事物,那就会永远在后悔当中。曾经的一个选择,当时是多么的义无反顾,可是现在还会后悔,就是没有着眼于希望,太纠结于过去,所以自己的负面能量才会越来越多。平静地思考,少走了弯路,就会错过很多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的一切。
所以尽量跟这些情绪断舍离,一念嗔心其,百万障门开,有了情绪,能量就会变弱,好好地爱自己,时刻展现欢喜。
怎么样着眼过去,畅想未来呢?作者教了大家一些好方法,就是编写自己的年表,把自己小时候的重要人生经历、喜欢的人事物以及自己的一些回想写下来,站在高处俯瞰过去,这也是一种能力。还有一个我比较喜欢的方法,就是列下“今后想做的事情”清单,不需要考虑金钱,也不需要考虑家人是否允许之类,把自己想做的事都一一列下来,这样的感觉真好,我把它称为从未来找能量,感觉一下子自己又有了人生目标了,有木有?还有一点我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用感激的心情度过每一天”,佛教认为,每一天的经历都是“值得感激”的,早起的时候“感谢让我醒来”,入睡的时候“感谢让我入睡”,重视这些感激之情,让自己每天心存善念。
结合自己的经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最后分享一段很喜欢的小江老师的话:
对所有曾经的愚蠢、随性、盲目自我、贪图、自负
说声对不起,
对单纯、真性、善意、理智、睿智
说声谢谢你陪伴我,让我长大
时至当下
我还是会保留一份和自己在一起的特立独行
其余的,都给天地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