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基因就是储存着生命遗传信息的DNA。
在《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中,作者道金斯提出了一个专属于人类的,与基因平行的概念:模因
基因的第一原则是繁衍,然而在人类社会,却存在一些人,他们为了艺术、信仰,可以选择独身,禁欲、甚至牺牲自我,这样选择的结果就是,这类人没有后代,这显然与基因繁衍的驱动力不同。可见还有另外一种动力驱动着人类的发展,记录着人类的某种信息,这就是模因
道金斯给模因的定义是:通过非遗传的方式,传递和繁衍的社会文化与文明的基本单元。
基因,是存在于生物细胞的细胞核里面。而模因,是以故事、艺术设计、音乐、信仰、科学定理、菜谱等等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
当我们产生一个新的想法,我们就创造了一个新的模因,当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人,我们就传播了这个模因。好的模因被四处传播最终保留下来,而无效的模因则快速消失,如此适者生存。
学到这个概念,让我认识人类行为多了一个维度,我想,这也许就是人类的独特之处。《最强大脑》节目的科学总顾问刘嘉老师认为,由于模因的存在,一些人为了信仰放弃基因传递与繁衍,证明了人类摆脱了基因的控制,把大自然对进化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对于刘嘉老师的这个观点,我持怀疑态度,人类真的可以脱离大自然的控制么?哪怕一点点。
虽然艺术、信仰、文化不依靠繁衍而传播,但是模因的载体依然是人类的大脑,虽然我们有文字、影像的记载,但模因要通过人类的大脑,转化为想法,进而转化为行为,才能够展现出来,就像基因需要通过一个个生物体才能展现出不同的形状一样。
既然模因需要通过人类大脑才能展现出来,那其实模因也必须依赖基因才能够展现,换一个说法,模因其实是基因的衍化物,基因发展出模因,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传递自己。因为人类就是因为有了模因,才能够战胜其他物种,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好的繁衍下去。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其实人类还是摆脱不了基因的初始设置。
一些人,为了艺术、信仰和科学牺牲了自己基因的传递,但是这些艺术、信仰、科学促进了整个人类的发展,也包括基因的传递,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模因依然是为了基因服务。而基因是否能够继续传递下去,依然由宇宙的初始设定所决定,毕竟我们人类的基因也才出现了300多万年,而灭绝的恐龙基因,存活了一亿年,如果把尺度放的更大一些,模因这个概念应该是发展于基因,用来解释人类行为驱动力的一个中间变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