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共读《简单的逻辑学》,这是共读前的一段即兴发言。
一个在大学里教逻辑学的老师,是不是思维就十分清晰呢?显然不是。打个比方,在师范院校里,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中,多半都有“教学法”课程,这岂不是一种讽刺?
这是为什么呢?
再来一个比喻:铁匠和战士,哪个更了解刀?
这个问题有点……其实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战士比铁匠更了解刀,因为刀被制作出来,是为了使用,谁更擅长使用刀,就更了解刀。然而,铁匠不了解刀吗?似乎也不是,铁匠关于刀的知识,与战士关于刀的知识,有重叠,也有差异。
而核心的,是铁匠对待刀的方式与战士不同。
今天阅读存在的问题之一,包括我们对待知识的问题,教育教学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以铁匠的方式对待一把刀,而不是以战士的方式对待一把刀。我们会总结、归纳刀的种种性质和功能,会记下来或要求学生背诵,但是铁匠式的关于刀的知识以及对刀的理解,无法转化为战斗力。甚至,我们以为,讲清楚了刀的知识,持刀者在战场上自然而然地就会运用这些知识。
显然,在铁匠那里,刀是一个静止的对象(希望铁匠不要生气,这肯定对铁匠是不公正的,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而在战士那里,刀是一个被加以利用的工具。换句话说,作为知识隐喻的刀,在前者那里是一个名词,在后者那里是一个动词,在前者那里是用于存储和提取的知识,在后者那里则会转化为最终被默会的经验。
因此,那些把“教学法”课程讲得让学生睡觉的老师(也有好老师)是不懂教学法的,无论他们关于“教学法”的知识是多么正确。
今天粗暴的教学,就是我们总给学生在讲关于刀的静态知识,但从不带学生上战场。
因为老师本身不是将军,战斗总是不安全的。
然而,真正的教学,就是要化知识为力量。我们未必要成为将军才敢带兵上战场,我们缺乏的,似乎只是一点勇气。只有拥有足够的教学勇气,我们才敢于时刻在知识面前保持一种率先的态度,让知识成为自身的信仰以及行为的源泉,并且在无数次带兵作战中,穿越失败与成功,让自己成为知识主战场上的将军。
所以,我们不可能通过学习《简单的逻辑学》,而变得更理性和更有逻辑。
那么,共读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还要读这本书?
下面,让我来告诉你。
一些不同的观点先放在这里,以后再讨论,也欢迎大家留言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