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09期“叶”专题活动。
九年的义务兵役,让父亲学会了很多很多,有些便成了他老人家一生的挚爱,有点偏狂、带着些许痴迷!象那红叶越到老秋越是光彩夺目,平添了几分秋色,即便"落叶归根"之后,也不浪费上苍赋予的生命,化成泥土,滋养着下一代、孕育着新的生命,散发得新的枝繁叶茂,让后人乘凉,令人敬仰!
在父亲的灵堂前,母亲要我写一篇祭文,父亲的人生经历便断断续续的从母亲的哽咽中展现开来~他老人家18岁入伍到山西吕梁,便开启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作为南方长大的孩子,没有经过严寒的考验,刚刚入伍的时候,那细嫩的皮肤便成了那苦寒之地的"美餐",一条条咧缝呲着牙咧着嘴,带着血丝从手背、嘴唇、耳朵那些娇嫩的地方绽放开来,没有绽放开来的便成了"宿头乌龟"卷宿成一个个的″冻风驼子",奇疼无比、奇痒难耐的锻炼着我父亲大人的意志,这也许就是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吧!
新兵连的艰苦也许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体会到,作为空军预选部队更是严格了不少,那些艰苦的训练对于农村长大的父亲来说虽然没有费多大的折磨,但是那斗大的"字"却成了他老人家的障碍,给他找了不少的麻烦,没有少费工夫去认识它们。
那个年代作为通讯兵,骑马是必修课,作为从小就在牛背上长大的父亲来说,骑马便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学会了,父亲骑在奔驰的俊马上的那张老照片,那英姿飒爽的感觉,羡煞几多同龄后生!也是我们梦寐难求的向往。后来部队将骑马传递讯息,更改成骑自行车,经过没有少摔跟头的训练,父亲骑自行车的技术,慢慢的熟练起来,不久就轻车熟路了,那技术不是一般的人可比的,特别是骑行在那冰冻的山路上,太阳一出来晒得泥路是稀里哗啦的,又溜又滑,没少让父亲吃苦头!却也增加了不少克服困难的技巧,那坚苦的环境更加磨练了他老人家的意志和信念!
凭着勤快又开朗的性格,父亲被后勤部的首长看中了,这一机缘便成了他老人家一生″放不下的挚爱"!在空军后勤部,他老人家学会了一手好厨艺,这厨艺伴随他一生,转业后成了单位职工的厨师,退休后回农村成了亲戚朋友和四乡八邻的义务厨师,因此也留下了不少的赞誉和美名,却苦了我的老母亲,在我的印象中,亲戚朋友家凡是办喜事,厨房便成了父亲临时的"家"。
那时候农村都是自家饲养的猪和家禽,到办喜事的时候,都是自家屠杀了来招待客人,从部队里学会的屠宰猪的技术,转业后更是让父亲大人发挥得淋漓尽致,麻遛得很,因此从屠宰家禽开始到所有宾客散去,他老人家就在厨房里忙碌着,疲倦了就在柴角落里用稻草打铺将就一下打个盹,在厨房那浓浓的油烟熏淘下,父亲每当吃饭的时候又要忙着出菜上菜,便不能正常吃饭,等宾客都吃完了,就着剩下的菜匆匆忙忙扒拉几口残羹剩饭,就又开始收拾起厨房,准备着下一顿的饭菜…。不能按顿吃饭加上油烟一熏这样日子一久父亲便落下了胃病。母亲老是调侃说:他老人家招呼好了别人的胃,却弄坏了自己的胃。让别人家喜事办得风风光光,带回来给母亲的礼物便是那一身身油腻腻的衣裳和满身的疲惫!母亲总是默默的支持他老人家,虽有微词,却也是夫唱妇随!
每次上亲戚家做客,别人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的享受,而我们的父亲却从来没有陪我们好好吃过一顿饭,穿得干干净净的陪我们一起分享那喜悦时光…,总是一头扎进他那心爱的厨房,忙得不可开交,却乐此不疲,终爱一生!有些痴迷!
父亲的祭文让我写得虽然平凡而又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但那些鲜活可泣的体裁,加上我真实感情的流露,倒也感动得那些受恩于父亲的亲朋好友,哭得一踏糊涂,这也许能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