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第一讲总结

  • 课程链接:【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 Talben Shahar(全23讲)
  • Tips:在这里记录一下我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些总结,只会记录我认为重要的或是有共鸣的点。感想会用引用区域标注(作为个人案例的分析,可跳过不看),以及课程中理论的简单摘要(重点会标粗)。本人非心理学专业,如有描述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 Q1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什么?
    Science that works.

沟通学院派心理学和普通大众之间的鸿沟。现在世界上许多大学开展的心理学课程都在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也就是将心理学理论真正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是纸上谈兵。

  • Q2 Self-help movement & New Age movement 存在问题是什么?
    Over-promising, under-delivering.

自助运动就是大众有意识的去调节自身情绪、改善心理问题的行为和活动。比如现在有大量的书籍,以及网络上公开的讲座可以供我们挑选进行学习,e.g.《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人》、《成为情绪稳定的人的十个方法》等等(也可以类比一下你在小红书、b站上刷成功学),但这些内容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以及大众不会接触具有数据支撑的学术期刊,不读学术期刊就很容易被人糊弄。New Age我认为就像算命的一样属于玄学,比如塔罗牌之类的、心诚则灵,背后也是有原理的(为什么你会被骗的原理,感兴趣的话自己去查)。

  • Q3 学习积极心理学的两个层次(2-level)是什么?
    From Academic to Applied.

再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里还强调了拥抱静谧的重要性,也就是The notion of embracing stillness, time to look inside,这也是现在的文化所缺乏的,大众过于浮躁,对比原住民部落能够在篝火旁享受两到三个小时的静谧,彼此不用交流也能享受当下,而我们连片刻的休息都不愿意留给自己,被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工作主义、实用主义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以至于留给深度思考、自我反省(总结)的时间微乎其微。

  • Q4 心理学的三大派系是什么?
    第一,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是行为的集合”。代表人物有华生(认为人类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班杜拉。
    第二,精神分析心理学,“生理本能、神经症与消极面”。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

鄙人用大白话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没有冒犯心理学专业的意思)。行为主义感觉有点把人当小白鼠看待,什么都能训练(我个人就很偏向行为主义,理工科思维);精神分析简单来说就是有病治病,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弗洛伊德喜欢从过去分析你(原生家庭、童年阴影),阿德勒给你一种“我命由我不由天,过去与我无关,我只在意现在和未来”的感觉;人本主义就是跟前两者对着干,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都听说过,缺点是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所以人本主义有种“自我感动”的意味,最致命的问题的是缺乏严谨的方法论

  • Q5(什么是积极心理学)案例分析:The same objective information which is "I got eighth, I expected top three".
    Interpretation 1(Disaster): "Terrible, I just failed. I feel deflated, enervated".
    Interpretation 2(Opportunity): "What have I learned? I need to work even harder. I feel energized and I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积极心理学就是境随心转四个大字(其实咱们的古人早就知道这一套了,比如老子的道法自然不就讲了,人只有自由自在、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强迫时,才能体现出最大价值。干扰和强迫就包括自己自寻烦恼,闲的没事让自己丧的要死呗。道还在于改变你自己这个容器,改变观察视角)。你可以消极的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让自己生闲气、堵心),也可以选择积极的去看待(从而改变现状)。

  • Q6 关于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1 Interpretation(Transformation) > Information

假设人就是一个容器,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就是不断把information(比如知识)往里面灌(俗称填鸭式教育),这是输入。
但学习的重点在于改变你这个容器(Transformation),从而你对于information有了自己的interpretation,把新知识和你过去学到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大脑建立新的神经元链接,这叫输出。
输入很容易,有手就会(也没那么容易,需要自律,大多数人连输入都做不到)。
输出很难
类比人生也是一样的,快乐取决于什么?取决于state of mind(心态),而不是身份和存款(教授举了有钱快乐的、有钱丧的,没钱快乐的、没钱还丧的人的例子)。我要反驳一下这一点,布朗大学心理学课程讲到过一个研究,人的幸福水平和薪酬在8万刀美元这个阈值前是成正相关的(不过已经是精英主义的视角了)。

2 Chipping away Perfectionism/Limitation

凿除完美主义以及限制等等,通常都是我们自己或外界强加给我们的。这就呼应上了老子讲的“道”,Transformation就是“道”。有记者问米开朗基罗怎么造出大卫这种惊世骇俗之笔,米开朗基罗答“我在矿堆里看见了一块大石头,我看见了大卫,我所做的不过就是把多余的石块凿除掉了”。当然这种比喻听听就完了,毕竟不是谁都是米开朗基罗,这只是帮助我们掌握Chipping away Perfectionism/Limitation的精髓。

3 Not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没有问对问题。其实答案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问问题的能力。这在科研中很类似,问问题叫做开辟新领域。要多一些问号(?),少一些句号(。)。也就是好奇心多一些,人童年的时候天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反而是经受过教育之后,变得只会回答问题的答案了。

"Soul grows more by subtraction than by addition."

参考一下老子的无为而治。

"Common sense is not that common." and this especially applies to application.

听到这有人就会问了,教授你这讲的不都是废话吗?我从小就知道这些事,我们古人早就知道这一套了。懂得很多道理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人说的就是你,虽然知道但不应用,也不实践,那不就全白费嘛。

  • Q7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哪三个系统组成?
    ABC: Affect, Behaviour, Cognition.

你的认知(Cognition)决定了你的情感(Affect),而情感决定了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这跟神经脑科学也有所联系了,可以查查“神经可塑性”,情感取决于一些激素的分泌。在全球视野下,大众的抑郁率、焦虑率都在疯涨,更别提哈佛这种圈了一群精英互相竞争的模式,心态不好就完蛋。

  • Q8 异常卓越群体和成功人士群体的区别是什么?
  1. They really believed in themselves.
    They thought they could do well, They were driven, They were motivated.(self-fulfiling)
    The sense of confidence.
  2. They were always asking questions.
    They ask their boss, empolyees, partner, children, parents, friends...
    They always looking up, opening up, wanting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more. They both-are life-long learner.
    The state of curiosity.

如果两点就能让你成为异常卓越(extraordinarily)的精英,那这世界上就没那么多普通人了。亢奋里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Maddy said"90% of life is about confidence",这几乎是我的人生信条吧,我还有一个信条是fake it and make it,但看到这里,变成了ask questions and make it。

  • Q9 (最后教授做了一个小的总结)心理学是什么?
    "We are studying ourself. We are looking inside ourself."
    but "What is most personal is most general."
    "We are in the know."

其实就是发现,学习,研究自己的过程。自我探索嘛。Talben Shahar教授就是大二的时候发现自己学业学的很棒(他是计算机出身)、体育也很好、社交也很好,各方面都很强,但自己就是不快乐,所以他就踏上了哲学和心理学的探索之路。
所以多输入、多输出,我之前说的输入容易、输出难,有个比输出更难的事情,猜猜是什么?
叫做立刻付诸行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