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严歌苓老师的《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完思绪万千。在世一遭,幸运者能够找到并拥有一位灵魂伴侣,幸福的走完本该孤独的一生,然而大多数人并不幸运。那么这个能够催化出深刻感情的“灵魂伴侣”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应该叫做“生命的共同体验感”。真正的爱应该是“清楚的感受到彼此”,单方面强求不来。
故事大概:文工团里的田苏菲美丽活泼纯净,深受都汉首长的宠爱。当她遇到有着艺术家气质的老革命兼文人欧阳萸时,一种近乎着魔的爱情攫住了她的心。尔后三十多年,小菲从最灿烂的青春,到渐归于平淡的中年,始终如一地痴爱着不断出轨、意欲寻求红颜知己的欧阳萸。从解放前夕至“文革”结束,历史风云变幻,小菲在舞台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时代人物,而她自己却始终置身于大历史之外,在一个女人的小格局里左冲右突,演绎着无怨无悔的情爱史。
(一)田苏菲和欧阳萸的感情。故事前期田苏菲爱的如此彻底(为了欧阳萸她拒绝可以改变她一生命运的都汉、深夜下水捉癞蛤蟆(饥荒年代为了给爱人补充营养)、从单位借公款维持欧阳萸的“开心”(日日宴请)、甚至出轨以期引起欧阳萸的嫉妒,报复他的冷落等等),都未换来欧阳萸的爱(因为这些爱都是小菲单方面的自我付出,并没有和欧阳萸产生感受链接)。后来在女儿的点拨下,田苏菲开始理解欧阳萸“开心”面纱下的痛苦,田苏菲开始慢慢走向欧阳萸的内心。后面田苏菲和欧阳萸共同面对说教的“方大姐”(方此时在用非常世俗的角度批评小菲,评判欧阳萸出轨蒙蒙事件),在方大姐世俗的强烈对比下,田和苏首次有了共同的生命体验,是的此刻只有他们理解彼此真正的感受和痛苦。后来欧阳萸劳改及被批斗期间,小菲和欧阳萸共同经历和感受了暗无天日但又挣扎向上的生活,这是他们的共同生命经历再次催化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再后来共同面对了欧阳萸“肝癌”消息(虽然后来发现是良性)带来的无助,最终两人走到了互相依赖、感激和接纳的结局。
(二)欧阳萸和方大姐。两人的开始便是有过一段共同的生命体验,年少时的欧阳萸曾经同方大姐一起为了革命并肩作战,有过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也是前期欧阳萸和方大姐感情很好的原因。后期因方大姐的世界中的虚伪、功利及世俗占据主角,她的精神层面与欧阳萸愈走愈远,最终两人决裂。
(三)田苏菲和都汉。都汉对田苏菲是一见钟情,吸引都汉的是田苏菲身上的“真”,对于出生贫苦,投身革命战场上骁勇无敌的都汉来讲,小菲身上的“真性情”很容易就被都汉捕捉到了,是的不用去经历,都汉的人生经历和内心向往使得他直接感受到了小菲的生命感受,而小菲并没有感受到都汉,所以这份感情是单向的,都汉一生都爱着护着小菲。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护士长(都汉的夫人)和她的四个孩子的感受,何尝不是前期的小菲和女儿欧阳雪的感受。
(四)欧阳萸和孙百合、蒙蒙等等。欧阳萸和孙百合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一对,他们年少相遇时便很谈得来,就是这个“谈得来”透露出两人初期的思想是同频的,有着很多共同的感受,这也是孙百合一直萦绕在欧阳萸心头的原因,后来的蒙蒙等等代表的都是欧阳萸寻找的“孙百合”的影子,其实欧阳萸寻找的是那个能够和自己有共同生命体验感的人,去填补灵魂的孤独感,渴望那种被懂得,共鸣的感受。
写在最后: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各自的宿命里去完成各自的因果,痛苦的人儿,请不要一直在感情中纠缠,不要执着,向前走。
霖随笔于2024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