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人间游戏》,作者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沟通分析流派的创始人艾瑞克·伯恩,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书名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其实是一场游戏,它既有伦理道德规则的一面,也有博弈竞争达到自身目的的一面。
1.听书笔记
01)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对真正亲密关系的模仿,或者演习;我们通过试探和沟通,来摸索和掌握人际关系规则。
02)我们在婴幼儿阶段,于原生家庭环境中形成的沟通模式与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人生的轨迹。如果我们扮演的角色,对我们造成了伤害,我们就应该努力给自己改戏。
03)人类在这场沟通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是由他们在沟通中选择的自我心理状态而定,分别是儿童、成人与父母。
04)这三个角色各有优缺点,如果沟通双方扮演的角色相同,或者能够形成互补关系,那么沟通大概率会达成正面结果,双方的信任感、亲密度都会上升,共同参与的合作事业也会继续推进。
05)如果沟通双方各自的心理状态显示出错配关系,那么双方则会萌生出敌意和隔阂。
2.听书感想
很有趣的一个观点:
社交沟通是一场游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这场游戏不是一次的,而是持续的,可以说是贯穿一生的无限游戏。
单次是输是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一直玩下去。
当然了,我们和不同人之间的沟通游戏,有好有坏。
好的那种沟通,心理状态适配,彼此同频,一来一往,比如爱情中的你侬我侬、工作中的彼此协作、生活中的友情帮助,大家越玩越默契,乐在其中。
坏的那种沟通,双方状态错配,不在一个频道上,沟通起来鸡同鸭讲、事倍功半,比如人们总有一些沟通对象,跟自己相生相克,这样的沟通如沼泽,让人深陷其中。
想要玩好这场沟通游戏,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自己正在玩的是不是好的游戏模式?
如果是的话,那么是一件开心的事,可以继续;如果不是的话,那就要想是不是换种方式玩,或者换游戏了。
毕竟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本就有限,学习、工作、生活,亲情、友情、爱情,不同领域存在诸多角色。
投身多个沟通游戏中,自己玩得好才是主要的,如果玩得不开心,何必一直强迫自己呢?
换个角度,对于自己在乎的人、喜欢的人、欣赏的人,他们在玩的沟通游戏,那肯定就会积极回应,一起协作通关,或者你来我往,乐于看到他或她玩游戏开心的样子。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转发是最好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