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系列之四:
有没有一首诗让你感受到夏日的清凉
2018.07.22
2018年夏天,已经来到了长达四十天的“三伏”天。这个夏天,炎热就是这个季节最重要的特征,烈日灼灼、火伞高张、暑气蒸人,就是形容这个夏季的热。所以,在现实生活之中,不少人把夏天叫做“苦夏”。
古代,没有什么风扇空调,夏日炎炎,人们或栖于树荫下,或倚靠在水畔亭旁,避暑的方式完全是自然的,没有其他的选择。即使如此,先人们仍感怀于大自然赋予他们的清凉世界,那些满腹才学的文人骚客,创作了诸多脍炙人口的避暑佳作。
时至今日,当我们手捧读这些诗作,仍能感受到当年的诗人消夏之乐趣,不知不觉间,仿佛与诗人一块走进了清凉的世界,心头不禁泛起丝丝凉意,其中曼妙,自是不言而喻。
纳凉避暑,是对热与凉两个对比对称的追求。我们读一读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这首诗写得妙趣横生,别具韵味诗。第一句使用了“携”、“来”、“追”三个动词,循序渐进地表述了诗人欲找寻理想中纳凉胜地的心理诉求,那种迫切从燥热中解脱出来的特殊情愫,通过一连串自然而然的动作完美地表达出来。这其后,诗人更是在柳荫成行、“画桥南畔”处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为自己也为后世描绘出了一幅绚丽的画卷:月明之夜,船家女儿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起伏,在水面萦绕不绝,一如缕缕微风。那种时候,又有晚风初定,满池的莲花绽放花蕾,不时地香气扑鼻,萦绕心头。这种由外而内、由远及近的凉意让人霎时间沉醉,一切的燥热也自然消弭殆尽,惬意无限。
纳凉之法,是消夏与避暑的多法之举。树下安坐,抑或身临竹林,这是先人们广泛使用的纳凉之法,这些纳凉之地是相当讲究的。我们读一读南宋杨万里的《桑茶坑道中》:“睛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塔水满溪,童子柳荫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这是描写了一个牧牛小童为了躲避酷暑而独自睡卧柳荫之下的悠闲情趣。再读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竹里馆》:“独坐幽莫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为了纳凉,便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翠绿的竹林中,席地而弹,进而乐不思返,留下了传唱不绝的名作。
纳凉之地,也是临水之处,纳凉和避暑的胜地。我们读一读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暑热游荷在池上》:“细草摇头匆忙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诗人原来喜欢流连于荷池避暑。烈日炎炎,倘能得一处亭台楼榭,抑或小桥流水之处相伴,实在是消夏人之福。对此,南宋大诗人陆放翁亦感同身受:“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塘自在香。”一边在画桥畔倚床休憩,一边欣赏着船家悠扬之笛声,这多么是一种无上志趣的乐趣。我们再读一读柳宗元的《夏昼偶作》:“南州潺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心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这就显现出了一派悠然自得的消夏之乐,如此独特。
纳凉清热,在于心态,读一读诗,心静自然凉。炎炎夏天尽管酷热难当,可读诗却能消暑解烦,几首古诗,几杯凉茶,慢吟细品,实在别具情趣。我们读一读王子彦的《夏夕》:“夕阳场圃树荫凉,麦豉瓜姜豆粥香。人坐晚餐牛吃草,蚊烟影里说家常。”俨然一幅恬淡的江南风情水墨画,吟罢让人心清神怡。我们读一读清代诗人袁景澜的《夏日村居》:“葵扇摇风绕树行,晚凉新浴葛衣轻。一溪流水随荫绿,人立平桥话月明。”“消夏湾头云水深,浣纱人去剩飞禽。石公石姥常相对,坐话沧桑阅古今。”细读这两首诗,感到清风拂面,顿生凉意,从诗中可看出乡间两老在林边赏鸟、溪头私语,心情多么悠然自在,精神多么愉悦爽快,哪有“苦夏”之忧?
时至今日,当我们翻阅先人们这些诗作的时候,尤其是在这炎炎之夏日,品读先人的纳凉诗句,其实不就是在乘古诗之凉意,消自身之暑气吗?
有没有一首诗让你感受到夏日的清凉?
(简书第1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