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神童参加科举,考官出上联欲让其知难而退,他却机智对出下联

对联,是中国传统的文学形式,对于一个人的文才、知识积累以及才思的敏捷程度有很高的要求。自明代以来,善于做对联的学者可谓数不胜数。到了清代,对联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在所有善于做对联的学者中,诗人宋湘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


宋湘出生于农家,自小便在私塾就读。他才思敏捷,过目不忘,到了七岁时就能出口成章。九岁时,宋湘便参加了童子试。由于各种原因,宋湘竟忘了考试时间,导致自己姗姗来迟。

宋湘见考场大门已关,于是用他的小手擂响大门。主考官是当地的学政,他气冲冲地打开门,怒喝道:“是谁那么大胆,竟敢在考场上喧哗?”他低头一看,竟然只是个小孩,于是摆摆手说:“这是考场,不是小孩子玩的地方,赶紧滚蛋!”


宋湘见考官来者不善,于是讲明自己的身份:“我是来参加考试的,为何赶我走?”

听完后,考官乐了:“我看你年纪那么小,还参加科举考试?赶紧走!”谁知宋湘不卑不亢地说:“秦国甘罗12岁拜相,我已经9岁了,考个秀才又如何?”


考官见宋湘年纪轻轻,却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一下子来了兴趣。于是他看了一下时间,然后说道:“让我放你进去可以,不过你要马上对出我的对联,否则甭想!”于是考官出了个上联:

“河水推沙粗在后。”

原来,考官笑宋湘考试迟到,粗心大意,且出身农家,是个粗人,以后对国家不会有大用。

然而这个对联并没有难倒宋湘,他立即回答道:

“风车放谷‘甏’先行。”

这里的“甏”读作“bèng ”,是“精”的反义词。下联以风车比喻考官。意思是说,考官先放进去的学子实乃“甏谷”,而迟到的自己才是“精谷”,也就是说自己比其他考生更优秀。


考官见宋湘的思维如此敏捷,对联对得如此贴切,不仅对这个来自农村的幼童刮目相看,于是准许宋湘入场,他倒是想看看,这个小神童最后考得如何。而最终,宋湘的成绩没有让考官失望,考取童子试的第一名。

宋湘考中第一名后,继续在家边务农边读书,18岁时候终于考中了秀才,在广东粤秀书院读书。由于家贫,宋湘以卖文为生。由于文章写得好,宋湘竟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得了温饱,甚至还有盈余。

其后,宋湘一边当塾师,一边读书备考。37岁那年,宋湘参加乡试,再次获得第一,当上了解元。在44岁那年,宋湘赴京赶考,高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对于宋湘的才华,嘉庆皇帝非常赞赏,曾称他为“天下第一才子”,但有大臣却说:“若宋湘果为天下第一才子,则皇上居其下矣。”嘉庆帝一听,感觉也对,犹如宋湘是广东嘉应州人,遂改称为“岭南第一才子”。

后来宋湘在云南做地方官,他关心民生,做了不少好事。滇南一带,至今仍流传不少有关宋湘治水、种棉、植树、开矿、办学、除暴的各种传说。同时,宋湘为官清廉,所得薪水都捐给了百姓。去世后,宋湘家徒四壁,存银无几,惟诗文墨宝颇丰,惟清朝官员所罕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因为要从老家回广州,所以忘了日更,幸好有复活卡。 昨天回了一趟学校陪朋友办理一下毕业前需要的东西,东奔西走。又...
    Deng等等阅读 1,254评论 0 1
  • 不知道你来自那里 也不知 你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苍劲的树根写满 你对大地的忠贞 满树的叶子铺满 你对路人的真情...
    镜古斋阅读 1,852评论 0 3
  • 老唐,走好! 上午在回公司的路上,惊闻老唐昨天走了! 难怪昨天下午老婆打了好几个电话找他,问方向机摇臂的事,电话一...
    佛山兴铃汽配阅读 4,404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