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国传统的文学形式,对于一个人的文才、知识积累以及才思的敏捷程度有很高的要求。自明代以来,善于做对联的学者可谓数不胜数。到了清代,对联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在所有善于做对联的学者中,诗人宋湘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
宋湘出生于农家,自小便在私塾就读。他才思敏捷,过目不忘,到了七岁时就能出口成章。九岁时,宋湘便参加了童子试。由于各种原因,宋湘竟忘了考试时间,导致自己姗姗来迟。
宋湘见考场大门已关,于是用他的小手擂响大门。主考官是当地的学政,他气冲冲地打开门,怒喝道:“是谁那么大胆,竟敢在考场上喧哗?”他低头一看,竟然只是个小孩,于是摆摆手说:“这是考场,不是小孩子玩的地方,赶紧滚蛋!”
宋湘见考官来者不善,于是讲明自己的身份:“我是来参加考试的,为何赶我走?”
听完后,考官乐了:“我看你年纪那么小,还参加科举考试?赶紧走!”谁知宋湘不卑不亢地说:“秦国甘罗12岁拜相,我已经9岁了,考个秀才又如何?”
考官见宋湘年纪轻轻,却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一下子来了兴趣。于是他看了一下时间,然后说道:“让我放你进去可以,不过你要马上对出我的对联,否则甭想!”于是考官出了个上联:
“河水推沙粗在后。”
原来,考官笑宋湘考试迟到,粗心大意,且出身农家,是个粗人,以后对国家不会有大用。
然而这个对联并没有难倒宋湘,他立即回答道:
“风车放谷‘甏’先行。”
这里的“甏”读作“bèng ”,是“精”的反义词。下联以风车比喻考官。意思是说,考官先放进去的学子实乃“甏谷”,而迟到的自己才是“精谷”,也就是说自己比其他考生更优秀。
考官见宋湘的思维如此敏捷,对联对得如此贴切,不仅对这个来自农村的幼童刮目相看,于是准许宋湘入场,他倒是想看看,这个小神童最后考得如何。而最终,宋湘的成绩没有让考官失望,考取童子试的第一名。
宋湘考中第一名后,继续在家边务农边读书,18岁时候终于考中了秀才,在广东粤秀书院读书。由于家贫,宋湘以卖文为生。由于文章写得好,宋湘竟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得了温饱,甚至还有盈余。
其后,宋湘一边当塾师,一边读书备考。37岁那年,宋湘参加乡试,再次获得第一,当上了解元。在44岁那年,宋湘赴京赶考,高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对于宋湘的才华,嘉庆皇帝非常赞赏,曾称他为“天下第一才子”,但有大臣却说:“若宋湘果为天下第一才子,则皇上居其下矣。”嘉庆帝一听,感觉也对,犹如宋湘是广东嘉应州人,遂改称为“岭南第一才子”。
后来宋湘在云南做地方官,他关心民生,做了不少好事。滇南一带,至今仍流传不少有关宋湘治水、种棉、植树、开矿、办学、除暴的各种传说。同时,宋湘为官清廉,所得薪水都捐给了百姓。去世后,宋湘家徒四壁,存银无几,惟诗文墨宝颇丰,惟清朝官员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