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完《长安三万里》,从影院走出,耳边一直回响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很长时间还沉浸在唐诗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久久回味,荡气回肠。
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动画片,以盛世唐朝为背景,以其精细精美的画风,展示了唐朝的辉煌与繁荣。该片以古朴的手段,以高适与监军的对话引出李白、杜甫等诗人在长安游历的故事。在影片里我看到了诗人在暮年藏不住的悲凉“万里悲秋长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友人天各一方的惆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满腹才华,而终其一生不得志的凄楚“怀才不得志,只恐满头丝”。
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是唐朝经济文化的中心。“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可见当时长安的繁华景象。
中国历史从春秋、战国之交到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在发展中出现过三次鼎盛局面。第一次产生于西汉,第三次产生于明清,第二次就产生于唐代。尤其是唐代前期,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车水马龙,繁花似锦。在政治上先后有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对此后千余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 。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标志。
唐朝以科举作为选拔做官的手段,科举考试作诗是一个必考的内容。当时的唐朝前期经济发达,百姓生活富庶,国泰民安,文化理所当然也会得到重视。因此唐朝是诗的高峰时期,诗的盛世,那么多诗人就像彼此约定好一样先后诞生,比如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等,他们不喜攀附权贵、趋炎附势,而唐朝大多数诗人不得志。
杜甫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但即便他再爱国,他也始终没有获得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唐朝混乱的科举制度中,杜甫连连失利,他一生不得志,最终病死他乡。
李白性子清高傲慢,他的这种清高和傲慢与当时的社会不相融和。官场对于他来说像是一个牢笼,因为清高自傲更不屑于做些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事,甚至对待唐玄宗他更希望是以朋友的方式相处,而不是君臣关系,这样的李白怎么可能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混的开。他爱喝酒舞剑,爱作诗,爱游山玩水,爱求仙问道。他向往的是浪荡游侠的生活,而不是混迹官场,志不在此又怎么能够平步青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是真正意义上的谪仙人,生于红尘却又超脱红尘。他得志于山水之间,得志于诗与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