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把“一个人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称为“习得性无助”。今天我围绕“习得性无助”谈谈我阅读《《水知道答案》》的感悟。
《水知道答案》是日本学者江本胜,根据他所做的各种实验和记录,根据其实验结果而写成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作者用122张通过显微摄影拍下的奇形怪状的水结晶照片,试图向读者展示"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的奇异观点。简而言之,作者认为只要水感受到了美好与善良的感情时,水结晶就显得十分美丽;当感受到丑恶与负面的情感时,水结晶就显得不规则且丑陋。
我也做了这样的实验。简单介绍实验过程,根据江本胜的实验,我准备了四盆花。第一盆:金达莱,每天早晨对他说:“你绽放的样子真美丽,我爱你。”第二盆:仙人掌,每天早晨对她说:“即使你绽放美丽的花朵,我还是很讨厌你。”第三盆:月季花不管不问,不理不睬。
实验效果:
① 金达莱真漂亮,粉色的,展示迷人的风姿。
② 仙人掌的叶面上呈现裂痕,仙人掌刺有的很长很长,有的特别短。
③ 月季花叶子枯黄,原本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早已凋零。
在整个过程中,对这三盆花进行相同的、不断的,最终形成一种小习得性的感知,相信这三盆花会说话的话,一定会将内心的心情、判断、感知、情绪转移到到躯体的感知上。
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在这场实验中,我们也悟到很多很多的人生道理。前面的三组应该都算是习得性,延伸一下。
第一组,经常被不切实际表扬的孩子,习惯性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的孩子,受挫能力非常差,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这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习得性无助。
第二组习得性无助,经常处于被否定,被责骂的孩子,容易形成叛逆,狂躁,性格暴戾等;
第三组习得性无助是他们生活得像空气,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例如家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工作繁忙的父母和家人忽略,这样的孩子,一般情况下都是自信心不足。
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只以学习、考分来论证孩子是否优秀的判定标准,这样造成只是学习好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走两个极端,抑郁自杀,或者杀人,这同样是一种捧杀式习得性无助,是隐蔽的、不易被发现的另外一种习得性无助。去年的江歌,刘鑫、陈世锋案中,对于陈世峰人格形成过程,有一个小小感悟,陈世锋在过往的人生经历中,因为他学习好,即使犯过一些错误,学校也会压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现在陈世峰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造成陈世峰现遇到搞不定、分手、挫折、不如意等结果时,就走上了极端自私的道路。
所以习得性无助不仅仅来源于否定、批评,同时来源于不切实际的表扬、捧杀,现在在一些幼儿园、培训班等教育机构,在春节期间、学期末等,给每个孩子巧立名目的把各种奖状,不断地给予孩子各种不切实际的表扬。
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研究孩子的性格特点、生长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等,对他进行教育。对于好的就欣喜接受,对于不好的提出批评,正如庄子《知北游》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想到这里,我想到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到了《三国志·吴志·陆瑁传》:“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亘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战国策 齐策》君子曰:“触知足矣,归真返璞。”
固本须清源,返璞要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