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受
之前好像是听到罗辑思维推荐这本书,然后自己也在目前的励志类思维类书籍中,找到了这本《万万没想到》。其中,老罗的推荐语大致是,文科思维向理科思维的切换,理科思维是与这个真实世界和谐相处的方法。
整本书应该是通过作者万维钢多年的博客积累成书的。虽然如此,本书也算是有一条最根本的主线: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来分析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是研究人类本身的心理学,其研究方法,也要做到科学。
在本书中,作者把科学的思维,主要用到了2个范畴,
- 人性
- 教我们如何看清自己的日常想法
- 励志
- 教我们如何在励志鸡汤中提炼出老母鸡
人性之『反常识』
- 取舍 (Trade Off)
- 最基础的一个思维,生活中充满有得有失,因而要去计算,要去做「得」大于「失」的事。这是对时间与选择的另一个角度上的理解。
- 科学家还是律师
- 律师思维:先定结论,再找论据
- 科学家思维:先找论据,再下结论
- 我们大都是律师思维,在确认了一个观点后,就会尝试去捍卫他。但更好的方式是,我们要主动去吸收不一样的思维。
- 如果我们绝对理性
- 绝对理性,意味着会知道自己并没有 100% 的把握,在与他人的争执中,会判断对方的态度来确定自己手上的牌到底如何 (就像是德州扑克)。但可惜,我们都不是绝对理性,加上律师思维,所以会争执不休
-
损失厌恶
- 负面情绪的力量大于正面情绪
- 相比获得,人更怕失去
- 冒险,需要能顶住这样的损失厌恶情绪。这是后面要说到的『过度自信』
- 概率相关的思维
- 随机 & 误差
- 没有 100% 的因果,随机无处不再,也就是所谓的运气
- 如果把随机结果用因果去解释,就会造成不必要消耗
- 独立概率 & 赌徒谬误
- 不要根据过去的情况,去判断后续的发展,概率不会有规律的偏袒哪一面
- 第一次硬币正面,第二次未必就是反面
- 小数定律 & 没规律找规律
- 数据量不够大时,就会有偏离概率的情况,就会不均匀。就会显得好像有规律,但不要去找规律
- 随机 & 误差
提炼励志成功学
- 有没有影响成功的因素?
- 排除智力因素,就是『自控』
- 意志力
- 自控是会消耗能量的,称他为意志力
- 意志力是有限的
- 决策会消耗意志力 => 决策疲劳 (销售卖车先让你选便宜的配置,再上贵的配置)
- 冒险会消耗意志力
- 意志力可以「节流」
- 好的习惯
- 自我监视 (比如,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
- 意志力可以「开源」
- 经常立志
- 做一些之前不习惯的事情
- 如何以弱胜强
- 知道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 能在框架内,使用非常手段
- 一万小时学习理论
- 关键不是堆积时间,而是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
- 刻意练习
- 分成小块儿 (好比篮球各个技术动作)
- 重复再重复
- 获得反馈 (学习,反馈、矫正,才是学习闭环)
- 集中注意力 (不要堆时间,高效时间更重要)
- 掌握套路
- 用套路去组织知识
- 保持知识的结构性
- 想象力
- 相比童话的想象力,创造一个自洽世界的想象力更牛
- 不自由的想象力,是真正的能力 (编一个谎言也算是吧。。。)
- 过滤信息的方法
- 分层:翻阅 => 略读 => 精读
- 读书、笔记
- 整理书中的逻辑线
- 联系自身过去和未来
- 创新就是落后者的特权
- 动机决定一切。即使领先者愿意,他们也确实没有持续的动机去创新
- 过度自信
- 过度自信 => 认为什么都可以做 => 争取就更大可能获得
- 人脉模式
- 弱连接的作用,比强链接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