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案例督导《好动的孩子》
咨询师认真耐心地倾听焦虑的来访者的倾诉,让来访者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进而愿意做连续的咨询。
妈妈的焦虑是来自于孩子的?还是来自于自身的?需要再次澄清,也要让来访者去思考的点。
孩子真的好动吗?不给孩子随意贴标签,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正向面,“关注什么得到什么”,让妈妈更多的去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
咨询师要对来访者共情,但不过度卷入,保持中立的态度。不预设,从来访者的角度客观地看待问题。
当来访者语速特别快,急于表达时,咨询师要稳住自己,不被来访者所影响,“稳生定,定生慧”,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到来访者。
当爸爸陪孩子时,孩子的状态很好,专注力也比其他时候好。可以在这个点上细化。“当爸爸陪孩子时,孩子更专注,爸爸做了些什么?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的感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