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认知体系里,气血津液失调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连。
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若气虚,推动无力,血液和津液的运行便会迟缓,肢体得不到充足的濡养,进而出现运动迟缓的症状,帕金森病患者动作缓慢、乏力,正是气虚不能推动的表现。气的温煦功能失常,还会让肢体发凉、畏寒,加重患者不适。
血,起着濡养周身的关键作用。当血虚时,筋脉、肌肉失养,犹如土地干涸庄稼枯萎,震颤、拘挛等现象极易发生,这与帕金森病患者肢体的不自主抖动、肌肉僵硬如出一辙。而且,血虚不能上荣头目,还会导致患者头晕、眼花,影响生活质量。
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功效。津液代谢失常,聚而成痰,痰湿阻滞经络,气血运行的通道被堵塞,肢体就会越发沉重、僵硬,活动受限加剧,使得帕金森病的症状雪上加霜。
气血津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气滞常引发血瘀,瘀血又会阻碍津液的正常布散,进一步加重气血津液的失调状态。在帕金森病患者身上,这种恶性循环不断上演,病情逐渐加重。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时,紧扣气血津液失调这一关键环节,通过补气养血、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等方法,调理机体的内环境,恢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与代谢,从根源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为帕金森病的康复带来希望之光,助力患者逐步摆脱疾病的阴霾,走向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