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昨晚的跨年,很多人都和罗胖有关。当然,现在的他,可以不是“罗胖”了,因为他已经成功减肥。但这个称呼或标签已经印在了他身上,已经成为他身份的一堵墙。
昨天晚上断断续续听完他四个小时的演讲,今天早上又读完他四万字的文字稿,重温了一些他的PPT,尤其是一些金句。全篇演讲以“来自未来的好消息”为主题,贯穿其中。要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那就是“凡墙皆是门”。
他说:“墙是禁止,门是准入。墙是人造的,门也是人开的。凡是能建墙的地方,就一定能开出一扇门来。”“任何挡住你的东西,都可以是你创造和行动的舞台。推开大门,找到机会,迎接好消息。”
这个句子一定给了很多人希望,特别是目前困在局中的人,找工作的人,创业的人,生病的人,为某事焦虑的人。
我承认,一切皆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有规律,还要懂得变通,懂得换角度,懂得另辟蹊径,寻找更多可能。
可是,我想说:
第一,要不要考虑一个人的试错成本?
这不是小学生学习知识,今天不会明天又来,明天不会后天又来,这个年级没有学会,下个年级又学,可以不怎么考虑时间成本,反正有大把时间。可是,对于一个成年人,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人力成本,经济成本,都是要考虑的。
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将“墙”变成“门”,尤其是没有那么多资金,一旦投入资金,走向不好,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个时候,可能连门都变成了墙。
第二,哪些人能够将“墙”转成“门?
我想,拥有将“墙”转成“门”的人,已经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了。从本意上来说,他已经是一位建筑师。
武侠片里经常会看到武林高手进入密室,不被困住,他们可以自由穿梭。可如果放一个普通人进去呢?基本就只会困住。也许能找着门,但只推了一次,或者发现不了某个微妙的机关,也就无果。
能在“墙”外看到“门”的人,他一定是某个领域的行家,他一定是超越普通人的智慧的,他能站在高处看,也能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轻而易举做条辅助线,更能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那扇门他也就能不费力气打开。当然,他还有看到多扇门的本领。
一句话,“优生常常不能理解差生的苦”,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寻找“门”的能力不同。
第三,“墙就是墙,门就是门”,基本规则要不要遵守?
障碍及成长,那我们要求鱼学会爬树吗?显然不能。教育是扬长,学习也是扬长,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每个领域,也不是每个领域都适合每个人。秉持“人性本善”的管理者,能够激发员工的活力,秉持“人性本恶”的管理者只能控制和限制员工的发展。我们要大胆承认:这是我的墙,这是我的门,你的墙是我的门,我的墙是你的门,我们可以互相帮衬,仅此而已。
第四,门外一定是好消息吗?
墙破了,成为门。门外有什么,可能是浩瀚的旷野,也可能是这个“矿”野,但也可能是沙漠,是大海,更有可能,还有一堵墙,一堵更厚更坚实的墙。
墙外有墙,山外有山。
“哪有那么多墙,只要敢推,全是门”,这话可以激励一下子,至于实践效果,就不好说。也许你费尽洪荒之力去推,最后自己被碰得鼻青脸肿。
生活需要门,也需要墙。找到属于自己的墙,可以安身立命,找到属于自己的门,可以自由行走,一样重要。
我本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在这句话面前,我彻底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者。无意批判,无意抬杠,只是一种思考。
所以,“凡墙皆是门”,需要打一个问号在后面。至于这个问号可否改为句号,全在你的修为。
所以,2025年,愿你有将不属于自己的“墙”转化成“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