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分享289天 20190615
看完家校合作的手册,很长时间里,我就傻傻的坐着,不知道到底该说些什么。
我听说过优秀的班主任充满教育的智慧,但只是听说过他的智慧有多大,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其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少。回想起手册里所说的,感觉自己是一个门外汉,尽管已经干了20多年的班主任。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使我意识到,做一个班主任容易,做一个合格或者优秀的班主任是莫大的挑战。
这条手册里从11个方面介家校如何进行合作,说句实话,这些内容在方向上,自己真的想过,但有近一半,并没有真正做到。对照这些,我仔细的梳理着,回想着自己平时的一幕一幕。
同为班主任,有着相同的岗位,只是由于自己能力、眼界等方面的原因,在这样的岗位上,所做出的成效,尤其是家校之间的配合,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回顾20多年来班主任的经历,自己最大的优点在于对家长有一个真诚的态度。不管孩子怎么样,自己都能客观的看待孩子,尤其做到全面看待孩子,绝不会单单揪住孩子的缺点或不足不放,而对家长有没有礼貌的言行举止。
即使是孩子有了错,以平常心对待,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交流,共同想办法,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使孩子得以健康的成长。
不能说和我合作过的所有家长,都感到满意,但对于我自己来说,真的做到问心无愧。之所以提到这一点,不仅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去洛阳的班车上碰到了一位学生家长。他的孩子,是我在10多年前教过的,现在已经上班。这位家长在回忆起过去往事时,特别有感慨的说:“你这个老师是好老师,对任何一个家长都能看在眼里,绝不会有什么架子,并心平气和地与之交流,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当然知道,这是他对我的一种鼓励。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作为班主任时的态度是平和的、真诚的、积极的。
通过阅读手册,我发现家校的合作根基在于学校引领家长,而不能简单的放在合作二字上。合作只是在引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引领得越好,合作的则越深刻、越全面。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自己在与家长沟通,家长会,亲子作业,意见箱和把家长作为资源方面做过一些尝试,但在引领上力度不够到位,使自己在这方面的效果一般。
回顾这些方方面面,自己才意识到, 要是家校合作真正落实到位,班主任的工作必须要有细节的示范,真诚的态度和中肯的鼓励,这样才能真正以心换心,并激发起家长,更关注于自己孩子的发展。
所有这些,都关注于细节,而自己在这方面的确不到位。就说每周给家长们写信吧。将孩子们表现好的和进步空间大的,一一以具体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家校之间的沟通常态化,具体化,让每一位家长看到老师是在学校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当然,他们通过这些具体的内容,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赞同,但真的没有做到,一是自己没意识到,也很懒惰,二是部分家长不在家,或者不太愿意阅读文字。说到这个,自己总想在现实中找些理由,而没有去认真的总结方法,本身就是自己的问题。
即时喜报,特别能结合现在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家长的心理需求。因为即时,所以才给人以惊喜,他的鼓励的作用,引领的力量才会更大更明显。真的,这一点压根没有想到。
电话时间,这是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这种理解与尊重不只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中,使老师,父母,孩子之间,形成一种新的信任型关系。
仪式日,真的让人很震撼。且不说学校搞什么活动,单单班级就可以为孩子过生日时唱生日歌祝福,或者每人赠送他一句祝福语。结合实际,能对人有所帮助的仪式就是好的。自己原来把它想得过于高大上了。
家访,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话题,也是非常有用的,尽管现在信息比较发达,但家访的作用很多时候会远远超过电话之间的沟通。当人与人面对面时,不仅听到声音,更能感受到他那种态度,所以这种传统的家访,还是必须要坚持。只不过自己要设计好家访的前前后后的细节,避免出现,让家长误会,孩子误会的状况就行。
总之,在班主任的岗位上,自己在家校沟通方面所做的虽然很具体,但缺乏引领和交流,投入也不小,但效果实在也不理想。
想想这些,加大学习和交流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实践时相信家校之间的沟通才会真正的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