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母亲,她和儿子的关系特别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她很看不惯儿子的行为,总是妄图控制,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才是最好的,想要儿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出符合自己预期的事。每当儿子做事时,她都要在一旁指指点点,告诉儿子她自认为正确的方法。儿子对此非常反感,所以一直反抗。
结果就是,母亲满是委屈,她觉得自己是真的为孩子好,掏心掏肺对儿子,儿子却体会不到,所以她很伤心。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接收到的全是母亲的不认可、不支持、干预和妨碍,他觉得自己的自我意识被严重忽视,就像个提线木偶。
人跟人终究是不同的,即便再亲近,也没有谁是谁肚子里的蛔虫。所以这种做法必然造就的一个结果是,母亲以爱为名的行为,很多时候恰恰造成的是对孩子的伤害。她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最终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差。
所以,很多时候痛苦和烦恼是外在的人和事带给我们的吗?并不是,是我们自己的内在有问题。我们什么时候放下控制欲了,能够允许他人和自己不同了,能够把他人的课题交还给他人了,就能够避免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
曾有人问我,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其实就是放下控制首先,不再要求对方必须理解自己,和自己站在同一阵营。正如孔子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不理解我,你不支持我,你不懂我,我也不生气。
其次,不再要求对方必须按照我们的标准行事,走我们设定的路线,不再以爱之名对对方指指点点。我们要做到阿德勒心理学所说的“课题分离”,不再去背负他人的命运,而是对他们有更多的相信和支持。
所以,当你感觉到痛苦的时候,可以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又妄图强迫别人和自己一致了?能不能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真正地思考一下?抑或是能不能把他他的课题交还给他?当你能这么想,这么做,也许你就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