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招拆招,多款游戏化解常见的童年焦虑。
科恩总结了童年焦虑的几种常见表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依恋与分离
正常的分离焦虑代表孩子的认知走向成熟,这不应该被视为发展中的行为问题。但当焦虑情绪超过孩子的负荷范围且持续时间较久时,则应引起重视。
科恩提出了“内化的安全感”这个概念——当你的生活突然进入一种无法确定的状态时,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是忧心忡忡,顿感大事不妙?还是有个淡然的声音在说这没什么,只是暂时的困难罢了?
那种温暖、安全、平静的感受,能帮人度过难关,这个声音就是“内化的安全感”。
婴儿时期的“藏猫猫游戏”、再大一点的“捉迷藏游戏”都是以安全的方式上演“找不到别人”、“别人找不到自己”和“大家又重逢了”这一重要主题。
还有一个游戏叫“你好,再见”:让一些玩偶排队,一个一个对孩子说“再见”,说完就一个个藏在身后,再很快拿到孩子面前说“你好”。这些游戏都能帮孩子适应分离。
此外科恩还提供了“把妈妈撞出门”的游戏:老师抱着孩子,力度适当地撞向妈妈,三个人都会咯咯笑起来,几次之后,妈妈终于被撞出门外。
这类身体接触的游戏可以缓解分离时的紧张,让孩子不再缠着妈妈不放。
2、社交焦虑
容易产生社交焦虑的孩子,常常会预演并过度准备每一次即将到来的谈话和会面。有位妈妈一直苦恼于孩子在众人面前不开口讲话,上课几乎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即使知道答案被老师点名也不开口。
后来妈妈去参加一个父母课程时,老师请这位妈妈上台说说自己的困惑,结果这位在台下能和熟人侃侃而谈的妈妈,却怎么都不肯上台。
你自己有社交焦虑吗?
如果有,那就需要面对和克服自身的社交恐惧,这是帮助孩子减少焦虑的唯一途径。
容易产生社交焦虑的父母,更少对孩子表达关怀与慈爱,他们更可能批评而不是赞赏孩子,更容易怀疑而不是信任孩子。这可能就是社交焦虑代代相传的方式吧。
或者,你是一个外向的擅长社交的人吗?如果是,你可能会经常被社交焦虑的孩子弄得莫名其妙。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再努力些”或者“去战胜它”的督促,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他,接纳他的现状,轻轻推着他前进。
社交恐惧的核心往往是害怕被批评、被忽视、被排斥或被嘲讽。角色置换游戏可以减轻这种恐惧:找一个毛绒玩具,你来给它配音,假装谁都看不起它,孩子可以尽情拒绝它、嘲笑它。
这个游戏表面看似乎是在鼓励孩子欺负别人,其实不然。它能释放孩子在真实生活中遭受的压力、难堪和羞辱,当你平静地倾听孩子时,就能减轻这种在真实世界中的恐惧。
3、床下的怪物
科恩用“床下的怪物”来形容那些孩子头脑中想象出来的危险。之所以要提醒父母去重视这种看似莫须有的害怕情绪,一方面是因为成人的理智脑已经发育成熟,更喜欢逻辑推理——“这个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不要害怕!”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害怕”这种情绪它就是真实存在并且非常重要的一个感受。
另一方面是需要看到,孩子还不具备用言语表达内心深处的恐惧的能力,这也是会产生“莫名恐惧”的原因之一。
小年龄段的孩子害怕的可能是分离、危险或独自待在黑暗里;大孩子的恐惧可能与学校、朋友或者受欺负有关。
“念咒语”、假装“喷辣椒水”等游戏可以协助孩子来达到赶跑床下怪物,克服类似的恐惧。
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孩子清楚地明白你是在玩游戏,即赶走的是想象中的怪物,就会有效果。
如果孩子以为你真的相信怪物的存在,反而会加剧他的恐惧。
4、生活中的危险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为了让孩子免于遭受伤害,近年来非常流行针对儿童的防拐、防火防水、防地震之类的演习活动。
研究“自我保护行为”的儿童安全教育专家韦斯特并不提倡以“陌生人很危险”这样简单的方式来吓唬孩子远离危险。
那么对容易紧张的孩子,我们怎样才能既教会他保护自己,又不至于给他造成过度恐惧呢?韦斯特提出了3条原则性建议:
第一,抓住直觉。一个是关于什么时候危险、什么时候安全的直觉,一个是区分“感觉好”和“感觉对”的不同。
比如,身体触摸、保守秘密、从陌生人手里得到糖果,这些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好”,但也会“感觉不对”。
孩子必须有能力捕捉到内心深处的本能危险意识,这样才会靠本能直觉来避免伤害。
第二,有意试险。这也是科恩一直提倡的做一些刺激、好玩、有惊无险的事情,比如打闹游戏。
第三,再糟糕的事也可以告诉别人。鼓励孩子坚持寻找愿意倾听自己的人,而且一定能找到。
科恩还提到一个游戏叫“头脑遥控器”:由大人来叙述让孩子感到恐惧的事件或画面,包括影视剧中的情节,而孩子则想象手中有一个遥控器,可以指挥大人暂停、倒带或快进到快乐的结局。
一旦加入游戏的元素,就可以帮孩子面对那些最为痛苦的经历。
5、刻板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会懂得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是替孩子选择。但是总有一些孩子,犹豫不决,迟迟无法做出选择。
由焦虑所导致的刻板表现包括:完美主义、不愿意尝试新事物、犹豫不决、做事拖拉、恪守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无法忍受任何改变。
需要再次强调,针对任何形式的童年焦虑,必须遵守共同的“平衡原则”:首先一定要认可和接纳孩子的现状,其次才是轻推孩子做出改变。尤其是刻板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认可和接纳,因为强迫是没有办法让孩子变灵活的。
“故意犯错误游戏”是这样操作的:父母向孩子提议“让我们每人都犯三个错误吧,我先来!”科恩一开始玩这个游戏时,孩子总以为他在开玩笑。
但当他开始说“2+2=5”或故意拼错自己的名字时,孩子就开始嘲笑他,而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嘲笑成人犯的错误,由此对他自己的错误感到释怀。
当孩子开始愿意玩这个游戏后,刻板行为就会有所减轻。
6、过度取悦他人
“都怪我,都是我的错,要不然我就不会这样了”——这是“过度取悦他人”的孩子常挂在口头上的话。总是感到抱歉、过分友善、急切地想要取悦别人,是这类孩子常见的焦虑表现。
过度友善的孩子常常受到良心的折磨,看上去似乎并不焦虑,他们的目标是让每个人开心。
但明显这样做迟早会失败——把全部精力放到别人的感受上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最终会精疲力竭。
“特别时间”可以用来帮助过度取悦他人的孩子:在这段时间里,你要心无旁骛,一对一地陪伴孩子,孩子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不要教导、建议和控制孩子,除非涉及安全问题。
当孩子习惯了“特别时间”之后,会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也相应地减少对取悦他人的焦虑。
7、生与死
童年对于存在感的焦虑,可能来自有关死亡的生活经历。例如亲人离世或者重大疾病。对于儿童来说,死亡是件可怕的事情,这些念头可能会导致焦虑。
为了保护孩子,父母也可能极力回避世界上残酷的真相,例如贫穷、不公平以及战争。
当父母回避这个话题时,孩子会误以为父母需要被保护,结果把自己的害怕和担心掩藏起来。
但孩子会用他最熟悉的方式——游戏,去理解他最困惑的事情,如死亡与悲哀。
在孩子玩游戏或者编故事的时候,不要禁止有关死亡的主题,因为那是孩子适应现实的最佳途径。
在游戏里,死亡是可以逆转的——孩子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接受“死亡即终结”这个痛苦的现实。
到这里,《游戏力2:轻推,帮助孩子战胜童年焦虑》的系列读书笔记就算结束了。
第一天我们学习了:科恩博士提醒父母不要忘记和忽视了童年焦虑。我们了解了儿童焦虑的形成原因、过程以及父母如何通过游戏协助孩子打开紧张之结。书中还特别提醒父母:容易焦虑的孩子,很可能有个容易焦虑的父母。
第二天我们学习了:父母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才能在面对孩子的焦虑时,稳稳地接住孩子,给孩子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第三天我们学习了:孩子内在的安全感只有在被爱的感受中才能诞生。父母要做的是协助孩子在心理临界点上既不逃避,也不崩溃,而是有力量去直面内心的真实感受。在孩子情绪失控时去安抚他;在孩子极力逃避时去轻推他。
第四天我们学习了:情绪是如何产生及调节的。情绪是对外界环境和内心想法的自然反应,没有应不应该、好坏对错之分。
当情绪强烈到让人无法进行理性思考时,需要得到健康的释放,但要克制情绪带来的行为冲动。
父母要帮自己和孩子意识到情绪带来的身体反应和感受,并想象如果听任冲动去做事可能产生的后果,以此来觉察情绪、克制冲动。
当我们对自己对情绪有更多的觉察和接纳时,就不会因过度卷入孩子的情绪而产生无助感、内疚感、罪恶感,就能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
第五天,我们学习了:见招拆招,多款游戏化解常见的童年焦虑。
藏猫猫,捉迷藏,你好,再见,把妈妈撞出门这几款游戏可以应对分离焦虑。
角色置换游戏可以帮助应对社交恐惧。
床底下的怪物,可以帮助应对孩子内心深处的恐惧。
头脑遥控器可以帮助孩子应对他们的痛苦经历。
故意犯错游戏可以应对孩子的刻板。
特别时间可以应对孩子的过度取悦倾向。
生与死游戏帮助孩子了解并接受这个世界的悲伤。
再加上第四天我们学到的呵气连连,心情发布会,空椅子,忽快忽慢游戏。一共是十四款童年游戏,这些有助于孩子们建立正确的自我,健康的成长,从而拥有一份美好的童年,这美好的童年将成为他们一生的底气和勇气,是我们留给他们的宝贵财富。
在这五天当中,我们意识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正因为这种重要性,共情就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所有的活动基本都是建立在这一重要手段的基础上的,也都体现在理解尊重接纳孩子上。用心,用情,用爱,让孩子体会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
在这五天当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的技术手段,一共有十四种游戏手段,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具体的现实情况,要根据现实做出相应的开场结束与调整,而不能生搬硬套。
总之,通过对于童年焦虑,也就是生活压力的应对,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或者是养成一种习惯,正确的应对压力,不逃避,不崩溃,不放弃,直面生活,做正确的事,这将为他以后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成为一段正常生活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