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牧场》是羊道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发生在春牧场的故事。
在李娟笔下,这支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得以呈现。这是一种与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满了艰辛、苦难而又自有其尊严与乐趣的古老生活。
身处万物互联,便利化的21世纪,很难想象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是如何过生活。随着作者的笔触深入到牧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牧场迁徙途中发生的人和事,似乎发现了牧民虽然生活非常艰苦,但他们与我们一样热爱着眼前的一切,甚至更加期盼。
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有读者对于作者笔下诗意化的牧民生活感到不满,不接地气,甚至有人觉得作者粉饰了牧民本真的生活状态。
这一点我是极其不同意的,首先我觉得那位读者可能想要的是一种真实的牧区生活的呈现。那何为真实呢?难道就是把牧民的生活向纪实文学一样记录下来吗?如果真这样,或许这本书也不会出现在读者面前了。
那何为真实呢?如果作者如实的呈现牧区的一切算真实吗?不见得,所呈现的东西缺少了场景和语境,那还算真实吗?作者能做的就是把她在牧区的亲身体验结合自己的感悟呈现在读者面前,难道这就不真实了吗?仅仅因为客观事物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意志?
更何况这本来就是散文题材而非纪实文学,你所说的物理真实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就算呈现出来了这些现象,那也是经由作者的差别叙述而选择过的真实,这该如何评判?
此外,作者也并没有美化牧民们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确实非常艰辛,有早春穿着羊皮坎肩,腰弓成九十度,梗着脖子努力往前探着抗冰的场景:也有迁徙的过程中路遇沙尘、狂风的狼狈模样;更多的是吃着硬邦邦的囊块、喝着粗茶过生活的图景。
这很真实,牧民的生活确实非常艰辛,而仅仅呈现这一面的真实,可能就失去了这背后深藏着的意义。是的,他们与我们一样对生活充满期盼和热爱,这就是作者需要呈现的牧民本真生活,这真实吗?很真实。
还记得牧民救马的一个场景。在一个狂风的夜晚,有一只马匹陷入了沼泽,作者和卡西无能为力时,只得等斯马胡力来帮忙了。
马痛苦地在泥潭里嘶叫,可牧民们并没有作者般的悲天悯人,而是面露微笑、说说笑笑地把马救出来。不是他们不知道去同情、没人情味,而是在广袤的荒野上,这类事情时常发生,他们来不及感伤就得被眼前生活的裹挟,他们能够做的就是积极的面对。
迁徙羊群时,前方一切未知,有突然骤降的气温和大雨大风的侵袭;有漫天沙尘的席卷,也有照料牲畜时脏乱的当下。可他们仍然要穿的漂漂亮亮,甚至把压箱底做客的衣服也给穿上了,头发抹了半碗葵花油,皮鞋擦的锃亮…像奔赴一场宴会般隆重。
即便之后被淋成落汤鸡、满身风尘、冻得直哆嗦也不后悔。外在的衣物和妆容被侵袭的一览无余,大家在精神层面上还在尽力体面地顶着猎猎寒风行进在荒凉的路途中。
毕竟,牧民的生活本就艰苦难熬,搬家这么辛苦,如果还当作苦难去挨熬。那辛苦的生活更加灰暗悲伤了。因此,越是艰难的劳动越得热烈的庆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