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与
我小时候很内向,不知道怎么融入群体。外公家较之爷爷家孩子多且热闹。每次回外公家看着表兄妹们闹成一片,不知该如何融入,也无法感受他们的欢声笑语。回到家里也是,小区大院里的孩子们常常一起玩耍,很多次想和他们一起,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作了一个远远的观望者。
我那时捕捉不到他们的乐趣,也无法体会融入团体的优点。
成长的路上我习惯了一个人,却也总是在快乐到来时,甚至人生的重要时刻体会不到开心的感觉。家人团圆的时刻、同学欢聚的时刻、老友久别重逢的时刻,甚至结婚的时刻……
每当这些重要的时刻来临,我的内心都很平静,会有一种“过眼云烟”的感觉;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是个旁观者,会出现“一切都会过去,都会随着时间走远”的想法。可是,生命不就是由着一个个时间碎片组成的吗?值得回忆的那些快乐不就是间或发生在身边的这些事情留下的吗?不去用心参与体会,怎能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其中的美妙?留下那许多快乐的回忆?
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不懂得参与,造成自己很多时候“麻木”。
晨读让我反思,我应当多多参与,并找寻其中的快乐,这样才会感受到其中的乐趣,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2、错位
"我想要一个苹果,你却给了我一框梨。"
或许是大家在生活中独自打拼惯了,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在生活中常常会以自己已有的思维模式直接解决问题;亦或是有不想打扰对方、想给对方一个惊喜之类的想法,所以通常是“好心办了坏事”。时常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对方却不领情。
生活中要多多沟通,会少走很多弯路。妻子心情不好时告诉丈自己需要陪伴;丈夫进门看到妻子不开心 问一句“亲爱的怎么了?需要我的帮助吗?”比独自生闷气和凭自己的猜测行动来的更融洽有爱!
不过说起来容易,在这方面我需要多多修炼自己的共情能力。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
3、破例
一些学生因为某方面超常的天赋被一些大学破例录取的消息屡见不鲜。一些意志力差的人因为不断给自己破例导致一事无成。
我觉得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应当克己律己,不能随意破例。尤其是在工作中、成长中等。但在一些特殊的领域中,或者为善的情况下,破例又显得弥足珍贵。
【今日话题】
跟各位相比之下,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觉得自己应当向大家多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所以专业上可能没有什么能够帮到大家的。 但是我善于聆听,看事情也比较开,可以做一个不错的听众。有人在这方面需要帮助的话,愿意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