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先生回到家,说今天训练太辛苦了,需要吃个苹果慰劳一下。我正忙着准备做饭,让他自己削苹果皮。
过了一会儿,客厅传来毛先生的哭声,我出去看他,毛先生捂着手哭道:“我割到手指了!”我拿过他的手指查看,大拇指割破了皮,伤口正往外渗血。我拿纸巾帮他吸掉渗出来的血,看到伤口不大,心想,找块止血贴给他贴上就可以了。
毛先生一边哭,一边指责我:“都怪你,让我削苹果,现在手割伤了,都怪你!”听到他的指责,我感觉有一股情绪在心内升起,但是,很快又被压了下去。我告诉自己,我得给他找块止血贴。我平静地走开,翻包开柜找止血贴,结果,一块止血贴也没有找到。
我继续查看毛先生的伤口,发觉伤口已经不往外渗血了,我稍松了一口气。毛先生还在哭,说伤口很痛,我有一点烦躁,但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对他说:“手受伤了,是会痛一会儿的。”
这话刚说出口,就引起了毛先生的反弹。毛先生气愤地说:“就是你让我削苹果,才让我受伤的,我讨厌你!如果不是你不肯帮我,我就不会割到手,我就不会痛,不会流血!”
我跟他解释:“刚开始学做一样事情,肯定会出点小问题的,你看你学骑自行车,都是摔过几次才会;你小时候学走路,也是不断地摔;你学洗碗,得打烂好几个碗;将来你学炒菜,肯定也会被烫一下的。这些都会有一个过程,就跟你现在学削苹果,会割到手一样。”
毛先生刚开始还愣愣地听我说,当听到“割到手”的时候,又大哭起来,说:“都怪你,就是怪你!都是你让我削苹果!我这么痛苦,你一点也不关心,还说我!”
没想到言多有失,反倒惹得毛先生的情绪更激动了,我一时失语,有些手足无措。我觉察到自己一直在拒绝倾听毛先生的情绪,只想让这件事情快点结束,让毛先生赶紧闭嘴。当我越是抗拒,毛先生的情绪越是激烈。
这个发现,让我很惊讶,我回想起自己之前急着到处找止血贴的行为,那个过程我感觉自己表现的平静是麻木的,其实,是我想逃离毛先生的指责。毛先生的指责触发了我内心被指责的情绪感受,让我感觉很受伤,而我,本能地启用了“麻木”这种应激反应来逃避感受这种受伤的感觉。
当我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时,急于让毛先生闭嘴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
我坐到毛先生身边,低声问他:“手割伤了,你感觉有些痛,还有些生气,是吧?”(积极倾听)听到我这样子说,毛先生的哭声低了下来,他把身体紧紧靠在我身上。
过了一会儿,毛先生低声说:“我两根手指都受伤了,没法写作业,我明天再写作业。”
我:“你是左手受伤了,可是写字是用右手啊!”
毛先生:“我的手没法用力,写字要用受伤的手压着作业本的!”
我:“你自己决定吧,反正明天是周六!”
毛先生:“手受伤了,写出来的字会很歪,老师会说我的。”
我:“你不想被老师批评所以今天不想写字,被老师批评你会觉得害怕?”(积极倾听)
毛先生:“会没面子!我已经被说过很多次了。”
我:“被老师说你感觉会很没面子,你不喜欢这种没面子的感觉。”(积极倾听)
毛先生:“是的。”
对话到这里时,毛先生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我把削好的苹果给他,他接过后开心地吃了起来。
2
看着毛先生大口地啃着苹果,我想起几天前在公交车上遇见的两个妈妈。
前几天坐公交车的时候,听到旁边两个妈妈在聊天,其中一个妈妈说:“你不知道,这几天我都快被我们家那臭小子气死了,他这几天都不知道发什么神经,总是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发脾气,刚开始我还有耐心对他好言相劝,越劝脾气越大,最后狠狠地训了他一顿,我真恨不得抽他一顿啊。”另外一个妈妈附和道:“是啊是啊!现在的小孩可会气人了,我们家的也让人不省心!”
听到她们的对话,勾起了我很多似曾相识的记忆。
在怀着毛先生的时候,我就啃完了一本又一本的育儿书,心想,我装备这么齐全,以后应该也没有什么难得到我的困难了吧?怀胎十月,毛先生哇哇坠地。像大部分的新手妈妈一样,我当过“特困生”,得过“劳损腰”,这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碰碰,偶有情绪烦躁,但是一直感觉有持无恐。
随着毛先生的长大,他开始提出越来越多的想法和要求。我原来所掌握的技能在解决问题时日渐吃力,而且我的耐心早就耗费大半,明显库存不足,我开始感到不知所措。在面对毛先生一哭二闹的各种抗争中,我常常像上面的那位妈妈一样,没一会儿就花光了耐心,情绪就像脱疆的野马,我向孩子大发脾气。
在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看到自己完全处于失控的状态,我很惊讶自己的嘴巴里怎么会吐出如此凶狠的话,就好像眼睁睁地看着嘴巴被神秘的开关操控着,不断地往外喷各种“不耐烦”和“狂躁”,而自己完全无能为力。
是什么让我的情绪在孩子的脾气面前像脱疆的野马,完全失去控制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却,一直找不到答案。
3
在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之后,我开始了解,小时候的心理创伤是如何影响我们成年后的生活。慢慢地,我明白了不是孩子的脾气让我情绪失控,而是我把小时候的自己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孩子的脾气触发了我内心的创伤,引发了海啸一般的脾气。
然而,看了再多的书,懂得了再多的道理,掌握了再多的育儿技巧,当心烦意燥的时候,我就是做不到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的脾气,我的情绪还是时常像脱疆的野马。
对着孩子发脾气,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烙印在我们自己心上的创伤会像轮回一样,烙印到孩子的心上,这种伤痛往往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因为明白这种创伤所带来的痛苦,所以,每次对毛先生发完脾气之后,看着他惊恐、委屈的眼神,我愧疚不已。但是,除了向毛先生说“对不起”之外,我不知道自己还可以怎么样做?
直到我开始学习“内在小孩”的课程,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觉察自己的情绪,通过静心把几十年积累的情绪一点点地发泄出来。
现在,在面对孩子的脾气时,虽然我做不到始终保持心平气和,但是,我越来越能感觉到内心的平静,越来越能接纳孩子的脾气,并且,看得见他脾气背后的情感需求。
就像最开始的故事那样子,当我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时,我的心就平静下来了,然后,心平气和地积极倾听毛先生藏在脾气背后的真正需求。
当我们的内心是平静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不会轻易陷落在情绪的沼泽里无法自拔,我们能拥有更清透明亮的眼睛,看得见孩子,更,看得见自己。
原来,育儿先育心所说的“心”,指的是父母自己的内心创伤。父母只有开始疗愈自己内心的创伤,才能做到真正接纳孩子。父母只有爱自己、看见自己、理解自己,才有能力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和真正地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