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比特币的,只记得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是在2017年5月份。那时候在云币网,买了一点数字货币,我记得买过ETH,ETC,ZEC,DGD,SC,那个时候BTC是20000,太贵了没有买。
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只认识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这三种,其他的都没有听过。当然这三种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到底是什么,反正就是随大流,跟风,这是我们最擅长做的事情。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不了解的时候,最好的参与方式就是跟随大众的意见。对了,就跟着一起对,错了也没关系,反正大家都错了,又不仅仅我一个,这个时候就展现了我们的阿Q精神。
人一到群体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人呀,一点都没变化,一直都是这样子。要知道,勒庞这本书是在1895年出版的,也就是说120多年前,他就发现了人类这样的特点。
我当时买币的时候,就是这种从众心理,因为不懂,不愿意冒风险。一个人要想做(说)出跟大多数人不一样的事(话),那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决心的。
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统治了地球两千多年,直到布鲁诺的出现,他提出日心说,与所有人的想法作对,结果被活活烧死。你看,不从众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那个时候不懂区块链,所以我盲从。现在比去年好多了,因为看了一些书,听过一些课,学习了一些知识,对区块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比特币是区块链的第一个产品,是数字货币的龙头老大,所以它就是后面那些币的灯塔。
来看一看货币的发展历程吧,最开始,大家都是用各自的物品互相互相交换。很明显, 一头牛和一只鸡的价值是不相等的。于是聪明的人类找了一种替代物,贝壳,当然也有其他的东西。大家商量好,一头牛值10个贝壳,一只鸡值2个贝壳,于是大家用贝壳来作为中间的等价物。
由于贝壳容易破损,聪明的人类找到了一种更为坚硬的,不易破损的金银铜铁来做等价物。于是你看到了金子,银子,铜钱,铁钱等等。但是这种货币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重量太重了,随着人类的发展,商业的兴起,货币的使用也增加。为什么以前有镖局,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押送货币。
金银铜铁太重了,于是大家发明了纸币,最开始是在四川出现的交子,因为当地金银太少了,于是用纸币来代替金银。电视剧《乔家大院》里面的银票,也是早期的纸币,只不过那个时候是商家们自己弄出来的。
大家看到了这种便利,于是使用银票的人越来越多,当所有人都认可这种银票的时候,国家就把银票的发行权收上来,由国家统一管理。
一开始纸币还需要跟等值的金子来匹配,也就是说,要发行100块钱的纸币,必须在央行储存价值100块的金子。由于人口的增长,纸币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国家没有这么多金子,于是发行100块钱的纸币,可能只有价值50块的金子,这就是通货膨胀,纸币贬值了。
有的流氓国家直接打开印钞机印钞,根本没有增加金子的储备。所以你看到了津巴布韦面值上亿的纸币。
蒋介石也做过这种事情,民国时期,打开印钞机直接印钞,于是你看到了挑一箩筐的钱去买一袋米的新闻。
现在除了纸币,还有电子货币,比如信用卡,支付宝等。然后就来到了虚拟货币的时代。
回过头看看货币的演变史,你会发现,所有货币的使用和流通,都离不开一个词:共识。就是说大家都认可,它才能成为货币,成为交易的媒介。如果你不同意用贝壳作为媒介,你就不会跟别人交换东西,贝壳在你的眼里就不是货币。
银票也是一样,最开始只是在商家之间流通,个人还不认可这种东西,他们还只认金银铜币,那个时候的银票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信用证,只在固定的人群中有效。后来随着个人的认可,银票就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于是银票就变成了货币。
同样的,今天的虚拟货币,最开始只有一小部分人认可,在他们之间可以流通。花10000个比特币买一个披萨,就说明这个披萨店和这个程序员共同认可了比特币的价值,在他们之间,比特币就是货币。
随着越来越多人知道比特币,认可比特币及其他的如以太坊,莱特币,EOS等虚拟货币,这些数字货币也慢慢的成为人们的共识,很多公司,商家开始接受用虚拟货币支付了,币圈大佬老猫就用比特币在日本买了一套大房子。
正如人们进入了纸币时代,就没有人会退回去再用金银铜币去购买东西一样,一旦人类进入了虚拟货币,就无法再倒回去了,在不久的将来,虚拟货币一定会成为官方货币。跟现在一样,每个国家可能都会有自己的虚拟货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