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时候无意中读过一本书,里面有一段对犬儒派哲学大师第欧根尼的描述,说的就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第欧根尼偶遇亚历山大的那一段,看完以后对这位犬儒大师倾心不已,刚好那一阵子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痴迷老庄学说,道德经南华经等等名句信手拈来,逼格提升不少。我常说如果一个人成年后没有特别刻骨铭心的机缘巧合,那十八九岁这个年龄将是人生最后一次自然而然重塑三观和自我的机会。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在这个年龄接触了这么消极的思想,对我后面二十年的人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就是这一段时间,彻底把我打造成了一个极度外向的孤独症患者,一个极度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不明真相的人总觉得我是一个杠精,我十分委屈,自认自己还没到杠精那程度。我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其实并不愤世嫉俗,遑论泼妇骂街,仅仅只是遇事稍微多想了一层,导致有时候自己的意见并不盲从和随流,甚至听完以后的第一印象有点怪诞不经,仅此而已。
但是往往你能认真听我解释,大多数情况下就算不认同我,至少也得承认我的逻辑是可以自洽的。比如我国古代有个哲学家叫杨朱,就是成语“一毛不拔”版权所有者。他的观点只是不太符合主流价值观,你可以不认同,但是你要说他是在胡说,那你就是在胡说。
杠精跟犬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好比你告诉他一步步走下楼太累,让他坐电梯,杠精会把你大骂一顿,然后裤衩一下从楼上跳下去,这类人讲究的就是一个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把能不能飞起来就看风有多大。而犬儒会笑笑了之,继续爬楼梯。你坐你的电梯,我爬我的楼梯,讲究的就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井水不犯河水。
按道理来讲,这是一种很正常很合理的思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应该求同存异。可是现在的人往往比较浮躁,他只看到了两种人身上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没听他“坐电梯”的建议。更要命的是现在的人都比较自我,表现欲也比较强,大抵是更多的人现实生活似乎过得都不太如意,对自己坚持的事情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你凭啥不听我的?你竟敢不听我的?明明坐电梯更省时省力你就非要走楼梯?就你特殊?就你跟别人不一样?”因为杠精已经跳楼了,以死明志。中国人讲究人死为大,他也不好说什么。所以走楼梯的犬儒就不可避免的代替了杠精的位置,成为大家批判的焦点和口诛笔伐的对象。
我经常就会遇到这种困扰,有的时候我也很无奈,我也没招谁也没惹谁,但总会遇到很多莫名其妙的阻力。所以没有办法,有时候道理很好懂,大家就是要钻那个牛角尖。有可能只是犬儒就想锻炼锻炼,仅此而已。兴许明儿他就不想锻炼了,又开始坐电梯了。
所以就是葛大爷说的,世界之所以战火不断,冲突加剧,根本原因就是分歧得不到完美的解决。葛大爷的解决办法是石头剪刀布,这当然很好,但是不免有点按图索骥,而且思路过于消极,仅仅只是被动的解决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从源头消灭问题。而我就有自己的看法。很多分歧产生的原因无非就是一个客观和一个主观。客观原因:没钱。主观原因:看你不顺眼。
所以明白这一点问题自然就很好解决,要么大家一起努力挣钱,要么就少管别人的闲事。做到这两点,世界一定会和谐很多。
人应该积极向上,当然应该积极向上,这是必然的。人皆有一死,但是不能刚出生就让人家去死。就算无法逃脱自然规律,享受过程活在当下就好。但是我们往往将很多事情本末倒置,把本来附加的额外收获看成是理所应当的必然结果。就像打游戏,击败boss本来就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事,最后boss掉什么装备是精神快感的附加物质奖励。可是大多数人打boss都是奔着最后的装备去的,恨不得每次都掉他最想要的东西。于是游戏就越打越痛苦越痛苦越打,把他玩游戏变成了游戏玩他。
要是这一点都没法看透,那人生无怪乎活成了彻头彻尾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