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大脑重新认识自己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思考,靠着感觉和情绪做判断?

【书中片段】从大脑发展进化论来看,有本能脑、情绪脑、理性脑。

本能脑:源于爬行时代,主管本能,100岁

情绪脑:源于哺乳时代,主管情绪,50岁

理性脑:源于灵长动物,主管认知,1岁

区别:理智脑人类特有,让我们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立足未来延时满足。

本能脑和情绪脑要低级点。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比起历史悠久的本能脑和情绪脑,理性脑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了。

我们生活中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毕竟亿万年祖先一直处于危险、匮乏的自然环境中,过着“狩猎与采集”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生产。为了生存,借助本能和情绪的力量对危险做出快速反应,对事物进行即时满足,对舒适感产生强烈欲望,才不至于被吃掉饿死。

为了生存,人类还要尽量节省能量,像思考、锻炼这种耗能的行为都会被看做是对生存的威胁,被本能脑排斥,而不用动脑的消遣行为则深受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欢迎。

【原文转述】

本能脑和情绪脑是物种进化发展来的, 他在我们身体里力量强大,掌控这我们的本能和情绪,但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脑,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够立足未来延迟满足。但理性脑力量微薄,很难与本能脑和情绪脑抗衡。人类为了生存,更趋向于节省能量,而理性脑需要消耗能量,思考、锻炼这种行为可能威胁到生存,被本能脑排斥。本能脑和情绪脑天生是目光短浅、即时满足,又主导着大脑的决策,这些天性就成了人类的默认天性

【个人经历】

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我真的好想躲在被窝里睡觉,一点也不想学习。当我伸出腿的时候, 腿本能缩回了被子里。这是本能脑作祟。

当我躲在被窝里睡觉时,我感觉这里的感觉太爽了,我一点也想起床,我迷恋被窝里的暖和,让自己即时满足,只想好好享受此刻的状态。这是情绪脑即时满足。

可是,当我思考了几秒之后,我迅速穿好衣服去刷牙洗脸,所有的顾虑和拖延都被抛开脑后,立刻行动了,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当我起床懒惰,一定是拖延和懒惰的本能脑和情绪脑战胜了理性脑,

当我每天没有闹钟,准时去学习的那瞬间,我知道,今天我的理性脑战胜了本质脑和情绪脑。

虽然我们坐在钢筋混泥土的大楼里工作,但本质上依旧是那个为了生存而随时准备战斗、逃跑和及时享乐的“原始人”。

每次理智脑和本能脑、情绪脑对抗的时候,败下阵来的是理智脑,甚至有时候没来得及启动,身体就已经被本能和欲望“劫持”了。

所以,这样的大脑构造导致了我们总是陷入“明明知道,却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

【行动指引】

人,生来混沌。普通人靠天性和感觉野蛮生长,能不能踏上主动觉醒和科学成长全靠运气。

而这份成长的运气,全靠我们主动让理性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性。

面对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性脑的冲突,谁在这方面主动,谁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占据更大的生产优势。

怎么做?

立足长远,走出舒适圈

为潜在的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

保持耐心,坚持做那些短期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

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