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完了,不能算是读完了,应该算是翻完了。因为里面太多的人物太多的情节真是没见过,除了读书少的原因还有就是书中大部分都是西方文学作品,着实很难产生共鸣,但是依然感觉作者说的在理,就像忽悠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一样,虽然不知道对不对,但依然认真的点点头,认为说的太对了。
我就是那个小孩。
虽然翻完了,但是多少还是有点自己的想法的,还有自己的疑问的。梳理几点和大家分享啊。
这本书虽然叫《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但是我认为这更像一本教人如何写作的说,因为只有写作者才会关心场景是为人物做铺垫,情节为故事发展做铺垫。而我们读者更多的关心着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这一点作者在前言中也阐述了这一点:普通读者只是对作品产生情感或本能的反应。而文学教授更关心:这种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这个人物和谁相似,我以前在哪儿见过这一情景来着。就像作者说他想在书中解决的问题是:让读者认识文学专业的学生是如何阅读的,并对阅读所需的规则和模式进行广泛介绍。
那么我们就假装一个文学专业的小学生,跟着作者看看如何阅读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
昨天我们说到“世间只有一个故事”这个话题,我们接着往下说,
如果世间只有一个故事,有没想过这个故事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了,那是不是写作的时候就可以随意拿来一段,修辞一下就可以了。(昨天就感觉这个观点只是说了一半)
世间当然没有这么一个终极故事母体。那托马斯·福斯特说的故事是什么?
在书的最后,我找到了答案,作者认为:那唯一的故事,那个单一神话讲的就是我们自己,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这个答案就厉害了,做人这事几乎包罗万象,我们只需检索我们从小到大所有的记忆,是不是都是在被教和学习做人的道理,从童话故事、神话传说、经典名著、现代文学统统都是说如何做人。
所以给我的启示:在读文学作品,无论情节、无论环境、无论人设,都是在为人物服务,所以当一段描述我们不知所云时,在书中人物身上肯定能找到答案。
第二思考的问题,就是在阅读任何一部作品,能对作者所处时代有个了解,特别是文化史和宗教史有了解更好,那将更能增强对作品的认识和解读,不能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为政治服务的,但是这些文学作品是在一定的政治现实产生的。同时了解作者也是一个很好解读作品的角度,毕竟作者是作品的上帝。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不要用你自己的眼睛阅读,找一个能让你对故事所处的历史时刻产生同感的视角,将文本当作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和个人背景的产物去理解他。
最后我们梳理下我们可以从这本中学到什么
首先是读文学作品的角度,文学作品不像致用类图书,那样观点明确,论据清晰,文学作品是集聚了作者的思想、悲喜、境遇才产生的复合物。所以在作品中环境、季节、情节、人物都是在故事中心服务,很多代表着某种隐喻,比如春天代表童年、青年;冬天代表老年、怨恨和死亡。每种描述都是为了情节能够顺利发展,表达作者想表达的观点。
其次就是关于写故事的思考方式,书中列举了大量具象背后的意象例子,比如当我们写故事时,想女主重生,那设置一场溺水事件最好不过了,最好是溺水后还失忆。从此与旧世界断绝。
最后这个本书就是激起了读文学作品的欲望,有些作品读过,不过都是作为语文必读书目来读的,那时读过后,只是知道什么人干了什么事,至于隐喻,内涵,思想,真没发现。也终于明白了那时为什么感觉那时的书是那么晦涩难懂,那么无聊透顶,因为我是在用读漫画绘本的方法读了一部文学著作,肯定读不懂。
今天分享到这喽,借了本《哈姆雷特》在读,希望我不再是那个读绘本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