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339天(第三大组)

时间:2024年7月10日

姓名:

地区: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践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https://kdocs.cn/l/ctt8TRk13ZXc

今日功课

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

2、日行一善✔: 2分

3、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4、读原文、听导读、学习视频、音频课程心得✔:2分

感恩阳明生智慧指引,感恩各位古圣先贤榜样引领,感恩博仁老师谆谆教导,感恩各位老师温暖陪伴,砥砺前行。

【原文】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弟子录 〔先秦〕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收获:①一个国君尽心尽力去治理国家,但却没有收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却又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让我想到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梁惠王心中的困惑被孟子一言击中。战争让人们伤亡很大,即使一个国家国富民强兵壮,也经不起战争对国家的催毁,劳民伤财。由此让我想到了:人口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再富有,没有人不行。一个家庭再富有,没有人不行。有人才有无限的创造力与生命力。②所有的问题都要回到自己身上。向外看永远无解。向内看从自身去找问题,才能把问题解决。③对古圣先贤所提倡的“仁”理解也更透彻。以人为本,以和为本,人民生活便会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当一个国家没有战争,人们才会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老百姓一定会越聚越多。④永远要有一颗谦卑之心。

5、①读家书后感悟√:1分

读焕芝老师家书,为焕芝老师及时悬崖勒马而感到高兴。拼多多所设置的小恩小惠,正是抓住了人的一个“贪”心。人人都爱占小便宜。这样只是分享给朋友,只是动动手指而已,也抓住了一部分“不劳而获”人的心理。但是弄几次后,就会发现这钱也不好弄。眼看就要爬上山顶了,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让人欲罢不能。忽然想到昨天读的《论语“说”》里,有这样一段话来描写我们的孔老夫子:孔子说,用一筐筐土去堆一座小山,眼看就差一筐土小山就堆起来了,但我该止还是会止。虽然我只堆了一筺土,但我该继续还是继续。我们可以看出孔老夫子止的勇力,与行的执著。

焕芝老师您做到了,很棒!向您学习!


②听点评感悟✔:1分

今天听点评责善,再一次学习了“大我"明白了“万物为一体”的含义。

6、今日修身三宝践行分享(要求:平心静气30分钟,全身运动60个,读《大学》一遍)

1)是否精准做到 :

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

做到。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