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得上是看了两次《了不起的盖茨比》,一部中文译本、一部同名电影。知道这部作品也是电影的缘故。第一次读它应该是在高一,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觉得它里面的上层社会纸醉金迷,自己也开始向往这种花花绿绿的生活。至于内涵一知半解,但自己很喜欢这种风格,于是开始更多的关注外国文学,说起来这是让我喜欢上外国文学的启蒙读物。直到最近,看完电影又结合以前看的内容才比较清楚地认识这本书。
我觉得作者就是小说中尼克和盖茨比的化身。他自己本身就处于上流社会之中,经历了一个对上流社会从幻想到看清的过程。虽然他不断搬家,但依旧逃脱不了被束缚的命运,离开不了那个圈子。这何尝不是尼克的缩影?只不过尼克做到了逃离,而菲茨杰拉德没有做到。
逐个去分析人物形象。尼克看清了上层社会的本质后,大梦初醒,他说,他是盖茨比唯一一个朋友。生活中尼克式的人物似乎更受欢迎,自己也更喜欢这个的角色。他让人觉得这世界有所依靠,当你处于无限孤独之中,你会发现总有人在那里陪你,这种陪伴润物细无声,说不上是患难见真情,不过一个人如果一生可以遇见尼克这样的人物足也没什么遗憾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盖茨比会把实情告诉他而不是别人。他是个局外人,又是个局内人,我们通过他的视角去重新认识这样一个势利,浮躁,充满谎言与欺骗的所谓上流社会。一个曾经如此热爱纽约的人到最后厌恶纽约,灯红酒绿下尽显人事荒凉。
如果说尼克与我们的距离很近,那么盖茨比就是离我们那么远。还是那句话他是个天生的演员,尼克曾说盖茨比的演技无人能敌。从他的身上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作者的经历,他设法跻身学校的文学团体,应邀参加最有名的俱乐部,摆脱了乡音磨出一口标准的“高级”英语,极力而巧妙地抹去身世的差异,就像当初作者去普林斯顿求学。后来遇到一战,作者去前线,盖茨比也奔赴战场。作者有泽尔达,盖茨比有黛西,只是后者未能走到一起。他喜欢说old sports. 也就是老朋友的意思,这不正反映了盖茨比内心的孤独,他希望有一个懂他的人,他希望这样和别人的距离会短些。他的派对热闹非凡,他的葬礼却没有人参加,令人唏嘘不已,他才是最孤独的人。尼克看穿了这点,看到了上流社会的虚伪,所以才生发了对纽约的厌恶。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实则是看到了大繁荣时期美国社会风气的下滑,拜金主义盛行,奢靡之风盛行,他看到了上流社会人性的丑陋,于是想逃脱这个万花筒。他只想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罢了,但在这个过程中,饱尝世态炎凉。
至于黛西,书中的女一号。有点像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她爱盖茨比,她也爱汤姆,但她更爱家庭。为了她的孩子,她愿意抛弃盖茨比,这不是妥协,而是现实不允许他们在一起。这一次像是黛西的又一次成长,她已不是那个只会谈情说爱沉溺在社交圈里的小姐,她清楚地认识到她是为人妻子,为人母亲。
还有自私自利的汤姆,这可能和他出身真正的上流社会有关。用我们今天的话讲,他是一个真正的富二代。我相信他对黛西是真心的,即使有过风流史,本性不改,但他对黛西仍然是深爱的。他把盖茨比当作自己的情敌,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今天我们再去品读这些人物时,会发现他们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可能就在身边。村上春树就曾说到,这本书的价值要远远超过海鸣威一系列的代表作。我想,这本书不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而是了不起的菲茨杰拉德。村上春树把菲茨杰拉德看成文坛可以与莫扎特相媲美的天才。这句话是不错的,试想一个三十出头的作家就可以写出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而且《了不起的盖茨比》奠定了美国爵“爵士时代”和“垮掉的一代”文学的基础。我们从后世的《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惧恨拉斯维加斯》等都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影子。
最后还要提到作者,在他短暂的生命里,搬家始终伴随着他,从美国到法国最后死于洛杉矶。他在第一部作品取得成功后,便和妻子或者奢靡的生活,靠着版税维持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可以把盖茨比的生活刻画地如此细致,盖茨比的生活就是他的生活。后来为了安心创作,他把家搬到法国乡下,但他的妻子过惯了骄奢的生活,无法忍受乡下的安静,于是和别人偷腥,花着他的钱。菲茨杰拉德很相信她的妻子,不过当他得知真相后,自己便陷入沉沦之中,酗酒,毒品,他自己还深信泽尔达是爱他的,这不就像盖茨比深深相信黛西是爱他的不是爱汤姆的。不可否认的是他从泽尔达身上得到了很多灵感,只不过两个火一般的人碰到一起不只会产生火花,还会灼伤对方
对这本书,我觉得最好的评价是引用电影版的主题曲Young and beautiful。它是如此有活力而动人的。年轻时的错事就让它继续错下去吧。盖茨比的结局何尝不是美国梦破碎的一种表现?你说他是演戏也好,说他是梦也好。我们都记得他曾经是那么美好,那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