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读这本书了。
这是简书通知我可以更文的第一天。
病,应该是医学科学领域中的术语。可是在阅读这个领域中,阅读的人有病吗?
这样说就是在告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表现出来的不利与正常的有效的阅读的症状、原因和防治措施。
人在阅读中有有病,那么就会出现阅读低能或者阅读无能,换句话说就是有阅读障碍。
首先是功能性的阅读障碍。
功能性阅读障碍有这样几种状态:
1.失读。
2.塞读。
3.唇读。
4.指读。
5.漫读。
6.怯读。
功能性障碍有这样的症状,那么造成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生理还是心理机能方面的缺陷呢?
1.大脑机能失调。
2.语言的发展受到阻碍。
3.环境因素剥夺。
其次,就是有不良的阅读习惯。
不良的阅读习惯呈现出了4个类型,8种状态。
1.漫无选择和居于一隅
2.空读浮说与食而不化
3.不动笔墨和不讲卫生
4.迷信书本和不重习行
这4个类型8种状态,被老师们经常挂在嘴上说的,则是第3种,不动笔墨和不讲卫生。
最后,是社会的阅读风习。
1.文盲的存在。
2.弃学的儿童。
3.大量的潜在读者。
4.出版物的供应。
以上内容是这一章的骨架,我想阐述儿童为什么会弃学。
读书现状
在我们放下的环境里,因为教育体制、就业制度本身的问题,或者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问题,还是弃学的现象,偶有发生。
这些弃学的孩子,不愿意阅读,就成了学校走出去的教育不合格的产品。
《大趋势》这本著作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明确指出:缺乏基本的文化水平,必然导致电脑盲,在新的信息社会里不会使用电脑就等于走进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而感到所有的书都杂乱无章,像没有杜威实际未分类系统、没有卡片索引,也没有太多友善的图书管理员一样。
这就在告诉我们,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当中,有能力的中国读者,需要具备三种语言,一种是汉语,一种是英语,一种是电脑语言。
这些弃学的孩子,英语不懂,电脑语言也不懂,那么在面对这个数字化的阅读时代,他们可不就是病了吗?
曾经的学生
想起来曾经教过的很多学生,他们不是担心就业的问题,也不是担心家里没钱上学的问题,他们是那种根本就学不会课本上知识的一-群人。
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在我身边读了两天,一首28个字的古诗就没能背下来,更别说理解诗中的意思了。
在读了今天的理论之后,我恍然明白,这个女孩儿患的就是失读的障碍疾病。
感觉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我又一次在校园里看到她。按照年龄,她应该上高中。可是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一个怀里抱着孩子的少妇,10多岁的女孩儿啊,脸上已经沧桑的好像30多岁。
望着她抱着孩子的身影,我陷入了沉思:我们的教育病了吗?我们的阅读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