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婆婆从老家给我快递了一箱家乡小吃,都是我平常回老家喜欢吃的家乡美食,拿回家,一样样拆开,心里倍感温暖。
正收拾间,婆婆又打来电话,告诉我哪些应放在冰箱,哪些可以放在外面,我答应着,按照婆婆的嘱咐,一一收拾妥当。
春节后,这是婆婆第五次给我快递吃食了,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问我,需要些啥,我怕她麻烦,总是说:啥都不需要。那天和大姑姐聊天,说了一句:想吃家乡的浆水面。
第二天,婆婆就打电话来说是要给我寄东西,我连忙说:“妈,说不定我月底就回家了,您别寄了。”
她说:“那就先寄一点吧,你回来再拿一些。”
品着家乡的美食,不由回想起:当年,和老公谈恋爱时,我曾经问他:“我不喜欢做饭,也不愿意学做饭,你妈应该不会喜欢我吧?”
老公说:“我妈说了,只要学会做简单饭菜,饿不着你自己就行。”
于是,结婚后,我确实,只有老公偶尔不在家时,我才凑合着给自己和孩子们做简单饭菜,自定标准是:做熟就好,能吃就行!没有更高的追求。
每年春节回家,我永远就是那个剥蒜摘葱的帮厨,婆婆从不说什么。她总是忙前忙后,为我们做好多美味的家乡小吃,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的津津有味。
婆婆记得家里每一个人喜欢吃啥,春节前就准备好,不怕麻烦,也不嫌累,春节过完,走的时候,再带一些回到城里,慢慢吃。
除了操心我们吃,婆婆各方面都对我很好。我生女儿坐月子,她变着花样给我补身体,做家务、洗衣服,一个月下来,我胖了五斤,她瘦了五斤,忙前忙后,脚都肿了。
小女儿满月起,她一直照看到小学三年级,不管啥时候,谈起孙女,总是有说不完的趣事儿,乐呵呵的,从不抱怨!
有时,我和老公闹矛盾,她也总是训她儿子,不说我的错处。
记得有次我俩吵架,原本就不怪我老公,是我心情不佳,找事发泄情绪。她也只说让她儿子好好和我说话,不准发脾气。我老公说:“你怎么总向着儿媳妇说话,我到底是不是你亲儿子。”
婆婆笑着说:“她家里就她一个女娃,从小就是娇惯长大的,你得让着她!”
我听了婆婆的话,感动地掉了眼泪,也就不好意思无理取闹了。
还有一次,我和老公因琐事吵架,我说:“算了,咱俩性格不合,过不到一块儿,干脆离婚算了!”
老公说:“离婚了,你上那儿去找那么偏心你的婆婆去!”我被他说笑了,气也消了。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一直是个难题,但我想:只要都把彼此当做最亲的人,应该就不会有不可化解的大矛盾!
记得有一首歌叫《婆婆也是妈》,有一句歌词,唱的很好:
婆婆也是妈,您一辈子辛苦啦!
您把儿子抚养大,如今儿媳来报答
轻轻地叫声妈!婆婆也是妈……
父母养育二十余载,结婚以后,要把自己融入到另一个大家庭,互相包容,彼此理解,婆媳之间也可以亲如母女,一定会从心底里感知:婆婆也是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