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对于大部分人来讲,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以负责任的说,真的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还是少数。
行为的做和实践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做和行为是结果。做不到不只是「做」的问题,而是恰恰对「知」的理解不够透彻。那么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在思维,在意识。理不透,则行不到。
「知」的改变会立马带来「行」的改变,两者是同时进行,一体的,即刻的,不存在时间差。也就是说在行为上没有变化的话,说明「知」不够透彻。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只有在「行」上有所改变,才能反证「知」。「行」的不到位是由于「知」的理解不够透彻。
以「知」突破「知」是非常难和有局限的,还是在既有的框架里面打转。要通过「行为」的改变来直接作用于「知」。体验本身就可以带来认知的转变。
知行本就合一。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对知行合一有非常精辟的总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不透而行不到;行不到反证知不透。
真知方有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