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隐者
原创文章,请多支持!
经过了九集的酝酿,各方势力因为改稻为桑的势在必行,开始图穷匕见了!一时间,暗流涌动化作剑拔弩张,表面的和气终于撕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1、该来的总会来
以下内容为作者臆想,纯属虚构,写给读者朋友,博君一笑。
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沈一石是为大明做出过积极贡献的,组织生产,提高效率,将农户的蚕丝卖到西洋去,让这天底下没有了难做的买卖。
得到郑泌昌等人支持的沈一石,也必定通过郑泌昌的大佬、严党的幕僚罗龙文与小阁老取得了联系,罗龙文替沈一石说好话这分量可就重了,新业态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免赋税,银子低息使。投桃报李那是一定要的,沈一石没事请罗龙文来西湖坐坐,讲讲课,四书五经愿意讲啥讲啥,最后这润笔费、润嗓费、舟车劳顿补贴,恐怕得几个小目标。
但是随着沈一石的壮大,新的问题出现了。仅仅是倭寇屡屡从东南作乱,西南战事吃紧,这每一样都需要银子。
但是沈一石,以及沈一石背后的力量,哪管你这些问题,不仅以新兴模式少交份子钱,而且卖去西洋的蚕丝也不再免费了,而是狠狠的抽佣,大伙一看,这尼玛哪是创新啊,就是让我换了个商铺租啊,各地的租金都交到沈一石这里了,你告诉我,什么,tm的叫创新!
不止这些,一石反而已经不满足现有规模了,地就那么多,人就那么些,这还怎么扩大利润呢?怎么能多赚银子呢?
于是,沈一石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绫罗绸缎你买不起,你和我借呗;你穷没关系啊,我让你分九九八十一期还;你是不是觉得利滚利太贵了,没事,我给你按天算,一天只需几吊钱,这样是不是就便宜了!
其实到这里作为生意的边界,朝廷已经对得起你的创新了,但沈一石停不下来了。
自己的钱是不会借给桑农的,傻子才用自己的钱,沈一石创造性的从织造局借出钱来再借给桑农,一进一出,利润大大的,还tm不用本金!!!!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可惜沈一石那个时代没有电影,看不到让子弹飞这么优秀的作品。你飞一会你要知道,是谁在让你飞,你还真以为你有翅膀了?
就在沈一石及其本土团队、东洋团队坐等分钱的时候,就差三天,有人告诉沈,你这样风险太大,得限制。沈一石激动了,我不仅要吃肉,还要立牌坊,说他愿意为了桑农,让他们再穷也要借钱给孩子过个生日,一错再错!
沈一石你什么意思?大义凛然的一错再错,潜台词就是一对再对,那么沈一石你认为是谁错了呢?
沈一石还有个不好的毛病,喜欢一群没节操、有钱便认爹的风尘女子管他叫爹爹。上有君父,一石你是爹爹,你们到底:
谁是亲爹?
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其实人的欲望都是无穷的,但就像一个小雪花一样,欲望是越滚越大的。但我们大部分人滚到很小的时候,就没雪道了,没钱换大房子,没钱买豪车,没钱去旅行,因此这个欲望的雪球就停下来了。
但大部分富人因为可以不断得到满足,所以这欲望是停不下来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是不是因为我们古代是农耕文明,是我们歧视富人了呢?大隐者给你找一句西方谚语,在这个问题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看法。
“富人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艰难”——圣经
问题的症结在于,朴实的桑农里,也有许多是没羞没臊的,可以为了一件绣着苹果的锦衣,就把自己画押了,为了挎个写着驴字的刺绣包包在去种田的路上嘚瑟,就把自己的裸体画当出去了,这些人将来还不上银子怎么办呢?总要有人管他们。大隐者猜,沈一石会说: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好,写小说先扯这么多,纯属虚构,我们回到电视剧。
2、杨金水——算得上君子
一方面是因为王劲松老师演的好,但更多的,是杨金水身上表现出来的品质。虽然是一个太监,却比许多完整的人要强很多,杨公公,算得上君子。
身在权力场,想做完人是不可能的,百分百的君子,只有迂腐的书生和玩键盘的侠客才相信,因为他们没做过实际的事,拿道德标准评判别人却很厉害。
大隐者之所以称杨金水为君子,是因为杨金水做到了三点:
对上尽忠:对吕公公,对嘉靖,杨金水配的上一个忠字;
对女有情:虽然因为生理的自卑,对芸娘常有不敬之举,但为芸娘想后路,这是个重情的男人;
对下恩威并施:从几个小太监的行为我们能看出,他们知道是一定会被罚的。那为什么他们敢于去收银票呢?因为他们知道杨公公刀子嘴豆腐心,不越边界就无性命之忧。如果是陈洪,我估计会让他们把银票取出来,然后把银子吞下去。
有人也许会问,大隐者你是不是老封建啊,体罚,分分钟让人跪下,就这样的人,也算君子?
有一位讲一口流利英文的女士多年前已经替我回答了:你之所以对君子要求这么高,是因为你没尝过权力的滋味。
3、沈一石的末路
屈原、放生、来世,每一个词语都预示着沈一石未来的命运。过程拍的有些悲壮的意思,沈一石想到了屈原,拉来的却是几位风尘女子。这幕戏很有深意。沈一石自比屈原,却清楚的知道,自己和这几位风尘女子一样,地位低下。
这里大隐者讲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古代,排序是士农工商,这与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相关的。
早在商代,那时的人们是热衷于商业的,所以后来才有了商人这个称呼,来比喻生意人。周朝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认为商朝灭亡,与人们热衷于做买卖不耕作有关,所以开始打压做生意的人,“士大夫不杂于工商”。
到了春秋,官僚阶层壮大了起来,也就是《大秦赋》那段历史中的六朝老贵族们。等到了汉朝,祖先们对社会的认识又进了一步,要大一统,不搞分封,这样才能避免七国的纷争;要用儒治国,都忠了,朝廷就稳定了。
儒家治国,就要有儒生,来作为天下人的楷模、先进典型,所以选官就要选读书人,这时候的士就不再是军士了,而是官。
因为生产力低下,所以粮食是最主要的稳定工具,所以农排在第二,没饭吃是绝对不行的。工虽然不种地,至少也是劳作的一种,而商只是起到互通有无的作用。
4、海瑞的启示——只有热血是不够的!
许多年轻人都有一腔热血,这是好事,但一定要沉下心来学本领,剧中的海瑞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如果海瑞只有正义感,却不熟悉流程,当遇到何茂才、蒋千户之流的,海瑞就会陷入泼妇骂街的循环中,最后,背个犯上的罪名。
说实话,做好人其实很难。因为做恶人,有利益的驱使,你会自发的努力,努力的钻研怎么撬锁,怎么搏斗。但做好人呢,你辛苦学了一身本事,只换回一句谢谢,甚至连谢谢都没有,说这是你应该做的,你说这好人难做不?
5、善恶分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
世上好人和恶人都是少数,最多数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你觉得淳安县丞田有禄是坏人吗?不,不是的,田有禄就是你我中的一员,趋利避害,过个小日子。
海瑞对田有禄的训斥,有待商榷。田有禄如果自作主张去借粮,新来的知县若是不认呢?大隐者假想一个新知县来了的情景:
田有禄:大人空缺,我主事,我怕激起问题,所以就去借粮了;
新知县:省里不是一直拨吗?和大户借的粮,压根没有预算还!
田有禄:但当时储备的只剩一天了!
新知县:你打报告了吗?你和谁说了?什么?你接手就这几天来不及,那你当时为什么不说?
田有禄:(吐血)。
读者朋友们是不是开始同情起田有禄来了,但是大隐者告诉你,新知县有新知县的苦衷。因为田有禄借粮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借2发1!吃到嘴里的别说古代,现代查起来也费劲。
如果田有禄在有限的几天里,利用淳安的困难大做文章呢?大锅一支,灾民领粥,你说一个人喝了几碗?所以啊,不是谁无情,不是谁不作为,都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而已。
不小心写多了,这一集只能分上下两部分了,谢谢朋友们支持,大隐者的文章,只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你。
坚持手码,坚持态度,原创不易,谢谢您点赞、转发、收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