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傻瓜式陪伴女儿以后,觉得女儿写数学的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正好周末老公休息,我正忙着上网课学习,于是把陪伴女儿的事情交给了老公。
我给老公讲了,女儿计算的时候你也拿着笔陪着女儿一起算,这样,女儿会觉得你在跟她一起,有互动,有陪伴,她就专注,而且开心呢,时间不知不觉过的很快,她也不会觉得没有耐心。
老公答应的好好的,可是等我中途休息去看他们的时候,又变成了之前的鸡飞狗跳,女儿跟他对着怼,他说一句女儿回一句,他就拿爸爸的权威出来,吼女儿,最后女儿瘪嘴不吱声。
难道是我做错了吗?
我感觉很无力,不想心平气和的跟老公讲话了
我说,我的话你都忘记了吗?你是听不懂吗?
我让你拿着笔和纸一起,女儿算哪道你就算哪道,我看到的是你靠着玩手机,想起来了就看看女儿,觉得她慢了你就说他。你自己都没有按要求做 ,跑去玩手机了,你凭什么说她。
女儿哇的一下就哭起来了。哭出了刚才的委屈。
老公怪我在女儿面前不给他面子,本身女儿就不喜欢他陪着,这下可好,更抵制他了。
我说,那就是怪我了呗,我此时是真的不想控制,就想发火,怼老公。
我说,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每次都怪别人,不想想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女儿就不喜欢你,你有没有做出让女儿喜欢你的样子,抱怨有什么用,都是不想陪伴的借口。
过后,我冷静下来开始反省自己,我找老公陪伴女儿难道是所托非人吗?
如果从角色层面来回答,我没有找错人,他是孩子的父母,陪伴孩子是责任。
从价值观层面来看,我认定了找他来陪伴是所托非人。
从能力的层面:他没有和女儿的共情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
从行为层面:跟我比起来,他陪伴女儿的行为是非常少的。
从环境层面:他,每天上班早出晚归,没有时间陪女儿,也没有时间去学习和提升。
如果把理想陪伴女儿的效果比作分的话,我自己打几分呢?5分吧,按我的标尺,我给老公打3分。
如果要提高一分的话,我能做些什么呢?我能影响老公,让他做些什么呢?
通过对自己的提问,我把问题最后落在行动上面,行动治百病我对以及说,别气了,别想了,好好思考一下,
做个规划,然后执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