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天津市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改革方案中主要突出两点:其一,英语一年两考被普遍推行;其二,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
看到这里很多人开始高呼了,特别是还没有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及其亲友,感觉自己赶上一波红利了,压力顿时减轻万石,忽明忽暗的前途柳暗花明了,心情也好了。其实,你真的想多了。英语一年考两次确实是个好消息,百利无一害。但是合并本科批次,里面的水就深了。后者只不过是一障眼法,把压力的时间往后推移罢了,届时你的压力将前所未有。原因,姑且挺为你分析一番。
其一:合并本科批次,有名无实。何谓合并本科批次?消息透露也就是说,以后的趋势本科一批A、B类同时招录;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并同时招录,也就是说,以后可能没有本科三批这一说了,最后所有本科批次同时招录。也许一些成绩稍微差一点的会以为,自己按原来情况可以考一个三本院校,改革后自己就是二本。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就真的想的太简单了。每一个改革都需要强大、系统、完善的辅助措施。比如高校资源对接、共享,高校招生计划,教授实力配置,经费建设投资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这些改革都会搁浅。合并本科批次,并不意味着院校持续扩招,即使高校持续扩招,院校容纳能力也有限。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进好学校。这样就倒逼学校划定自己的进入门槛,把更多主动权由教育部门下放到高校,届时名校之间的竞争压力将会更大,也许会衍生新一轮的高校腐败。此外,合并本科录取批次,也就意味着,各批次同时录取,滑档风险直线飙升,你将面临更大的择校压力甚至与适合自己分数的学校檫肩而过的风险。
其二:大学生人数将持续倍增,就业压力将异常严峻。合并本科批次,必然迫使各高校特别是本科一批、二批院校扩校、扩招,甚至出现高校兼并。如此才能实现,合并本科批次所带来的入学大学生人数增长、批次无差别的政策。高校兼并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动。也许以后将会出现更多的某某著名大学某地分校,某某大学某某校区等等。大学生人数增加,必然倒逼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当前国际整体经济环境暗淡、工厂大量倒闭,实体经济困顿,裁员风波不断,如何每年提供上千万的就业岗位给这些大学生?如何提供一些价值匹配的或者说能让大学生感觉到有前途的职业或岗位?目前每年750万的大学生已经让社会不堪承受,更何况上千万?届时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将会更加苛刻,不够优秀的,将还是会被淘汰,你所得到的其实更多的是虚度四年光阴。因为现在的大学大部分学生都在浪费光阴,只有少数学生在奋斗,在努力完善自己,其实机会永远都会垂青这些人。小编感觉,届时将面临两种情况,其一:读书无用论将甚嚣尘上;其二,社会矛盾持续激化。中国的教育,其实不是智力教育,而是职业教育,所有的教育都应该以就业为根本,只有解决就业,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虚名只会害人害己。所以,真正的教育改革应该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口教育,让那些学习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尽早掌握一技之长,进入社会,进入一个好企业,而非拖延就业时间。让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转化,这才是教育改革应该考虑的。国内人拼命考名校根本原因是名校能找到好工作!好工作都需要名校比如985、211,二本以上等等诸多条件,公务员考录需要本科以上等等。如果职业教育可以解决这个根本痛点,高考独木桥将自动变为康庄大道。
其三:社会惰性发酵,不利于精英教育以及核心人才开发。不管你承认与否,事实上人还是以圈层等级存在的,还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学生仍旧有优等生、中等生、差生存在的,二八定律适用于任何群体、行业。如果所有学生都可以轻轻松松考入好学校,还会有那么多人挑灯夜战,心无旁骛的奋战么?还会寒窗努力十几载?如此将导致一些本可以成为社会精英的人变得平庸,不利于社会发掘人才。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不是要所有的学生都进入到一个圈层,比如都进本科院校,而是要让优秀的、中等的、差生都能各得其所,各有价值可以发挥。教育的根本目的仍旧是让社会成员更好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如果教育改革能设置良好的进入社会和上升渠道,比如学习稍差的可以通过培养技能进入社会,得到一个好工作,通过职业培养,择秀转入精英教育培养,再返回社会,这样不是个更好?
教育改革,不能为了应付舆论形式化,更不能饮鸩止渴,把眼前的问题往后拖,走一步看一步,把问题留给后人,一旦解决不好,风险是很大的。更何况是代表国家未来的大学生呢?教育改革的根本是职业改革,名校情节的根本仍是就业问题,解决好各批次学生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有尊严的工作,有尊严的生活,更自信的为社会创造价值,那些所谓的一本、二本、名校只不过是虚名罢了。自己生活的好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