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怀念张国荣?”《三联生活周刊》一三年第十二期的话题。
“为什么怀念张国荣?”当怀念张国荣此一年成为社会现象,彼一年销声匿迹。
记得高中时一众小儿女“为赋新词强说愁”般的怀旧,分不清是八十年代还是九十年代的胡乱追逐着那些曾经鲜明的脸庞,以此作为“高人一等”的消遣。这其中当然是缺不了张国荣的。人前人后,女孩子们嚼着“哥哥”两个字,心里不免溅起微妙的涟漪。《春光乍泄》、《阿飞正传》、《倩女幽魂》、《霸王别姬》、《胭脂扣》、《我》、《风继续吹》、《当爱已成往事》……真多真多……
我不想悼念他,今天不是四月一日,我对他也不熟。甚至,我不想和往常一样正儿八经码上千儿八百个字,发到朋友圈里豆瓣里简书上,即使无人问津也自娱自乐。因为我无话可说,我不了解张国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曾经我们像拥有他存在过的记忆般去怀念他,打心底里怀念。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有人现在依旧口口声声喊着“哥哥”,然后絮絮叨叨一堆有的没的。
“为什么怀念张国荣?”我从看自己的第一部张国荣影片《霸王别姬》时自问,一不留神竟想了这样久。记得当时是因为觉得张国荣实在是长得一般,圆圆的脸,蛮平面的五官,为什么那么多人怀念他呢?那时我还十三四岁。张国荣是很红的明星吗?张国荣长得好看吗?张国荣唱歌好或者演戏好吗?这些表象的缘由大约只可以作为附加答案。模模糊糊说不清,总觉得还有其他的答案。
或许我多少找到了一点端倪。周末看了《霸王别姬》、《胭脂扣》的小说版本,心里感到很难过。初次看这两个故事时产生的评判都失效了,只觉得难过。看完《胭脂扣》后写日记,"那就不要再等了"当时反反复复的写,我记得清楚。很感叹李碧华的文字,竟能比电影片还要旖旎。到动人处,看一句,心里就痛一分。让人无从遁形,细细密密像针扎在掌心般的,女人的心思明明是难解的,为什么能被解得这样通透呢。蓦地就想起张国荣的眼神来。纵然上一次看这两部影片的日子已经遥遥无期,还是轻易记起,原来祯祯画面依旧鲜明如初保存在大脑硬盘里。又重新搜索张国荣,听他唱的歌曲,半睡半醒间只觉得唱《我》的那个人,又是倔强又是脆弱,就真的是一个小孩子。
怀念他真的可以有千百种理由。我的观点是:怀念张国荣,最痛的部分不是他美好,而是美好的毁灭。一个生命,又是儒雅又是敬业又是沉得下心又是天生的好教养,累积了那样多正面的形容词,真真是“明星”一样的人物。百度出的一堆数据虽不能很理解,也知道他曾是风云人物,如日中天。就连我们这些不定性的人,约略一数也接触过许多他的作品。他是蛮好的,至少是不坏。
是社会的反叛者,是社会的被害者。很能知道反叛规则的沉重代价。穿了裙子画了红嘴巴开演唱会,唱着《月亮代表我的心》宣布爱情,因为和谭咏麟的事情暂别歌唱。种种,是大多数生命不可承受之痛。苦熬十年才红了起来,却放弃走那条“正途”。非要走得崎岖,被撞个头破血流。“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当这句歌词被用烂的时候,当它变成标榜个性时的“用典”,我们是否应该记得:要做这朵异类的烟火,竟要付出殒身的代价。又加之他情路坎坷,他的作品又总是言情。这怎能不激发起女生们母性的爱怜和关怀呢。
是那纵身一跃,犹如绽放,亦如凋零。读到杂志上说张国荣原是恐高的,拍摄《倩女幽魂》时只站在凳子上就需要几个工作人员扶着的。从那样高的楼顶跳下来,可知他的内心痛苦成什么样子。在他生命的最后四十分钟,他也曾向经纪人打过电话,做过内心的斗争。最终做出这样的决定,原来他乞求解脱的心情,竟超过了本能的恐惧。原来他在人间的痛苦,竟比死亡更胜。
“为什么怀念张国荣?”我是说不清。
“为什么怀念张国荣?”我很想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