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孩子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完全依靠妈妈或者其他养育人的照料,妈妈百呼百应的照料,是孩子建立关系信任的基础,即相信自己遇到困难时是能够得到帮助的,孩子如果建立了这样的信任关系,即使环境中暂时没有人,他也会保持希望感。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需父母给予及时真实的帮助和支持,如果养育环境的这部分功能被剥夺,孩子就会强迫性寻找,表现出来就是问题行为。
另外,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步一步增大对环境的探索和适应,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开始建立一些规则,逐渐让孩子建立边界感,并且容纳孩子因为不能被及时满足而产生的各种折腾,从而使孩子发展出适应现实规则的能力。如果丧失了这种环境框架,孩子可能会用破坏性行为,来释放内心的张力,这种破坏性行为背后其实也是一种希望,一种寻找,希望找到那个坚定的、结实的,不会被自己冲破的环境框架。
孩子问题行为形成早期,如果父母及时重视,及时调整,及时修复父母功能,可以使孩子返回正常人格分发展状态,不至于发展成人格障碍。
如何对待这些所谓的问题孩子呢?
1.足够包容,愿意透过他们的顽劣行为看到他们背后的真实需要;
2.接纳他们,欣赏他们的优点长处,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归属感,体会到自己独特的价值感。
3.坚定而有力量,不要被他们的破坏行为吓跑,也不要无底线包容,更不以暴制暴,这对孩子恢复对关系和环境的信任至关重要。
4.坚持!坚持!坚持!
——整理自刘改《反社会青少年养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