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号:【克哥终身成长】欢迎订阅,让终身成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你好,我是克哥。
之前在任鑫老师的文章中,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拿着钉子找锤子」,
钉子是问题,锤子是解决方案,有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就更容易被生活中的事件和意外所启发。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阿基米德的尤里卡时刻,他心心念念的问题是计算浮力,所以即便是看到浴缸的水漫出来,也能获得灵感。
但如果脑子里没有这个问题,那么洗澡就只能是洗澡。
如果进一步来说,拿着钉子找锤子这句话的关键是,敲钉子是“目的”,而未必只能通过"锤子"来完成。
我们在寻找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就都会联想到“敲钉子”这一个目的上。
但如果我们只是执着于找到锤子,那么在寻找过程中,就很可能会忽略掉石头或者是扳手的存在。
1、
如果把这个概念用在学习中呢,就是「主动带着问题」去学习,其实这也是学习的本质,那就是学习不要漫无目的,
因为我们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生阶段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需要有针对性,就像庄子说的,生有涯而知无涯。
不妨就根据你当前阶段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去学习,无论是读书也好,去找人做咨询也好,去学习相对应的课程也好,
真正的学习,应该要时刻带着目的,应该是先有一个问题,然后去针对性地寻找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可以是任何形式。
就像铃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学》中提到的「鱼钩」也是类似的道理,说白了就是「问题意识」。
铃木敏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接收信息渠道的来源,一样是在现实生活中,
但他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都会经过他的「鱼钩」的筛选,由此自然就会收获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把「钩子」的话,很可能就得不到任何收获,因为没有「主动意识」。
那么这样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平均化的,没有任何突出和重点,自然就没有办法有收获,以及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2、
如果反过来说呢,就是拿着锤子找钉子。
就像投资人查理芒格说的,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因为想要把学习到的单一的思维模式,用来解释和生搬硬套在更多的方面上,由此自然就会陷入偏颇,
因为事物无时不处在变化之中,即便是同一类型的问题,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太阳底下无新事,内核是相似的,但也会换了外表,不会简单重复。
盲人摸象的故事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无法保持觉察、保持敬畏,知道自己永远有不知道的部分,
就会很容易陷入到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中。
甚至会沉浸在骄傲和自满之中,得不到进步与提高。
就像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里提到的,如果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那么谦虚则相反,是远远没有达到极限。
我们小时候看盲人摸象的故事,觉得是看别人的笑话,其实我们每天也都在盲人摸象,这无法避免,
因为人天生就只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
关键在于,要尽量知道自己的不知道,保持敬畏之心,和如履薄冰的态度,
就像《庄子》里说的庖丁解牛,即便庖丁如此超乎天然的技艺,在面对关键处的时候,仍然要怵然为戒,保持审慎。
因为人总有无知的部分,就像人的生与死,这是根本上的无知。
也正是因为人总有不知道的东西,《中庸》里才会讲持守中道,无过之而无不及,就是为了避免走上极端。
因为任何情况下的极端都很难保持长久,所以才要留有余地,保持敬畏。
3、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我们面对一个事物,尽量不要率先带着立场去理解它、评判它。
因为这样我们会就很容易落入到「证实偏见」的陷阱里,
你持有什么立场,就总是更容易接受与你立场相一致的信息,下意识忽略那些不一致的信息,
就像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会是钉子,人一旦有了观点,就会寻找佐证自己的解释。
甚至“危险”之处就在于,只要你想找那些可以佐证自己的论据,就一定可以找得到。
《打开心智》这本书中提到大脑运作的一个底层原理:一致性。
也就是我们总是追求行为和认知保持一致,如果认知和行为出现不一致,就会让大脑感到困惑,造成认知失调,
大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因此会感到非常不舒服,
最常见的例子就像抽烟,抽烟的行为和抽烟有害健康的认知出现了矛盾,由于已经形成了习惯改变行为很难,
他们就会通过调整认知来缓解这种情况,
比如告诉自己,“吸烟不一定危害健康,这是小概率事件,隔壁老林天天抽烟也活到了八十五岁。”
在认知失调效应的影响下,一个重要的开关就被打开了,也就是「动机性推理」,
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摄入海量信息,而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是有偏向的。
一旦我们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有了「预设立场」,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接触到其他信息的时候,
就会更加倾向于接受和相信那些证据,也就是支持我们固有观点的正确。
由此形成闭环,就很难再从预设的立场中走出来了,因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大脑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来锻炼自己的觉察能力和对事物的洞察,
如此,才能尽可能地贴近客观规律,进而摆脱“主观世界的偏见”。
END
今天是持续日更写作的168/2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