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之。他有一句名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那么,作为家长怎样指导和帮助孩子去玩,让孩子好好玩呢?
1.给孩子玩耍的时间。孩子只要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家长就应该支持孩子去玩。
老舍先生有四条与众不同的教子“章程”,其中有一条就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
2.陪孩子一起玩。
3.在玩中帮助孩子。
4.鼓励孩子和朋友一起玩。
5.给孩子一些玩的规则。
其次,不要拒绝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与人相处的。
再次,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天性,因势利导。孩子的天性就像一只燃烧的蜡烛,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人熄灭。大人要顺应他们的天性,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育孩子应该讲究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孩子就是“势”,家长在了解孩子自身的特点、优势之后,才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导向。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应该欢迎并鼓励孩子提问,不能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
2)正确引导。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让孩子能从中获得新颖而神奇的感觉,使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向往。
3)对孩子因好奇心而导致的破坏行为应理性对待。孩子的好奇心一方面表现为好问,另一方面表现为好动。
2.让孩子模仿。在孩子生命的前两三年内,应该给予他们丰富多样的视觉、嗅觉、触觉及听觉上的刺激,让他们的脑中形成较多神经的网络。
3.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孩子在参与探索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得到了探索的乐趣,而且思维能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4.让孩子多动手。多动手,可以锻炼孩子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促进孩子运动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可以使其养成勤劳的习惯;让孩子多动手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还可以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从小学会怎样孝敬父母。
感悟:
对于幼儿来说,陪伴的主要任务就是陪孩子玩,让孩子玩得开心,玩得快乐,玩得有规则,同时要学会和其他同龄孩子一起分享、一起玩耍,在玩中探索世界,探求新知,学会和他人相处,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教育孩子重在因势利导,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要能容忍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还记得大宝小时候,经常提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一天唧唧喳喳问个没完没了,只可惜那时的我并不懂得那是孩子探知的开始,要么是呵斥,要么极度不耐烦,活生生将刚刚萌芽的好奇心扼杀掉,就更别说引导和宽容他的“破坏性”探索活动了。
同时要让孩子模仿、探索,尽可能地让他们多动手。在樊登读书听过一个分享,说“孩子三岁以前学会的本领相当于今后人生的总和”。当时我极不理解,后来仔细一想,这并不是夸张地说法。试想:孩子从无到有,3岁之前学会了吃东西、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行走跑跳等等,在以后的人生长河中,估计再难突破如此突飞猛进的进步了。而这一切,都是在孩子尝试、探索、动手能力中逐渐练成的。
父母的伟大在于养育?尊重孩子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因势利导进行培养,定会让孩子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